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冲泡 » 正文

煮茶壶适合煮什么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2:14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776
内容摘要:煮茶壶适合老白茶、黑茶、乌龙茶。老白茶因自然萎凋,陈化后香气温和饱满,使用煮茶壶方显枣香醇和,汤色鲜醇;黑茶因采用的原料较粗老且经长时间堆积发酵,煮着喝才能充分释放其内含物质及馥郁香气;高炭焙乌龙茶由

煮茶壶适合老白茶、黑茶、乌龙茶。老白茶因自然萎凋,陈化后香气温和饱满,使用煮茶壶方显枣香醇和,汤色鲜醇;黑茶因采用的原料较粗老且经长时间堆积发酵,煮着喝才能充分释放其内含物质及馥郁香气;高炭焙乌龙茶由于长期存放,结构紧致,适合煮茶壶,但是不宜长时间煮。

1.绿茶 | 宜鲜饮不宜煮茶

绿茶,尤其是高级绿茶,通常采用细嫩的芽叶制作,清汤绿叶,宜尝鲜。冲泡水温一般在80—95℃,用玻璃杯或盖碗冲泡为佳,不宜闷泡和闷煮。

如果用过高的水温冲泡绿茶,绿色的芽叶和汤色就会变暗,鲜度降低,滋味变苦。

因为绿茶中的氨基酸和茶多酚是游离的,非常适合鲜饮,是有效的抗氧化物质,有美容、消炎等功效。而如果用来煮茶,这些物质就会迅速被氧化,而失去其原有功效。

2.红茶 | 宜清赏宜调饮

红茶富于变化却十分包容,清饮可赏其色香味,红茶调饮更是在全世界玩出了花样…

为了保证红茶滋味的浓厚均衡,红茶的采摘是需要保证芽头率的,芽叶偏细嫩。揉捻发酵后其内含物渗出十分迅速,如果用以煮茶,高温沸水很容易使茶汤变得酸涩。

但煮红茶汤浓香高的特性却十分适合调饮,取红茶之高香,用牛奶、蜂蜜、鲜花等物质去均衡煮红茶的苦和涩,就能获得一款滋味浓厚,茶香满溢的暖心饮料了…

3.乌龙茶 | 新茶宜泡老茶宜煮

乌龙茶(青茶),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既有红茶的韵味,又有绿茶的鲜爽,其制作工艺是最具变化的。

A.新茶和轻焙火的乌龙茶不建议煮茶

此类乌龙茶宜用盖碗或紫砂壶高冲快出,花香浓郁,汤鲜爽甘甜。如果用来煮,就会闷出类似菜叶的「熟气」来

B.陈年的铁观音、岩茶等,建议冲泡几次后煮茶

如果说冲泡的是十年的老茶,那么煮茶的过程相当于将茶叶迅速再变老十年,那种从骨子里煮出来的醇厚与回甘,拼的是茶叶先天的积累

4.白茶 | 嫩茶宜泡老叶宜煮

白茶,是最自然的茶,传统工艺白茶经阳光晒干或文火烘干而成,“绿妆素裹”,汤色清淡。根据采摘部分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白毫银针为纯芽,白牡丹一芽一二叶,寿眉一芽三四叶。

1)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宜冲泡

冲泡银针和白牡丹的水温建议在90℃左右,甚至更低。白茶满身覆有白色的绒毛,冲泡得宜有淡淡的奶香味,口味清甜如蜜。如果冲泡水温过高则容易苦涩且有青气。

2)寿眉宜煮

寿眉可以泡过之后煮,也可以直接煮(直接煮建议延长润茶时间)。尤其存放过3年以上陈放的寿眉,滋味由甘甜和清香,转为醇和温润,煮过之后更有枣香,根据个人的需要还可以在煮茶中加入枸杞,有很好明目滋润的功效

5.普洱/黑茶 | 新生茶宜泡,老熟茶宜煮

1)普洱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条索粗壮但相对还是属于新嫩组织。新制的普洱生茶,适宜冲泡,其滋味醇厚,因其内涵丰富,可在口腔形成明显的回甘现象。若用高温水煮,则容易浓度过高,苦涩重,还会有熟菜叶的青气

2)存放十五年以上的老生茶、黑茶、普洱熟茶以及普洱老黄片,均可用以煮饮。

煮茶要有煲鸡汤的耐心,大火煮沸,文火慢煮,在水逐渐升温的过程中,茶叶的内含物在不同的温度下一点点被萃取出来,将稀薄的水煮成醇厚的汤,就是煮茶人静心和修炼的过程。对于茶而言,不要害怕青涩的粗糙,慢慢来,时间会给你成熟的甘甜。

结语: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策略,这一点和人不谋而合,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各自的擅长,所以不必羡慕别人,你本来就很优秀~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煮茶壶适合煮什么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019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