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武夷岩茶之肉桂,岩岩有“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1 23:40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930
内容摘要:武夷肉桂是灌木型的中叶类晚生种。根据其茶树生长的地理位置,武夷肉桂分为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九龙窠肉桂、虎啸岩肉桂、天心岩肉桂、青狮岩肉桂、三仰峰肉桂、竹窠肉桂等。“牛肉”—牛栏坑肉桂牛栏坑肉桂“牛

武夷肉桂是灌木型的中叶类晚生种。

根据其茶树生长的地理位置,武夷肉桂分为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九龙窠肉桂、虎啸岩肉桂、天心岩肉桂、青狮岩肉桂、三仰峰肉桂、竹窠肉桂等。

“牛肉”—牛栏坑肉桂

牛栏坑肉桂“牛栏坑”,以其独一无二的山场、气候,成就其为“三坑两涧”的核心产区之一。

更以“肉桂”出名,老茶鬼都以“牛肉”作为独特称呼,所有的牛肉都以传统古法炭焙工艺制作,以“霸道高香”俘虏了众多老茶客,为肉桂中的上乘之品。

“虎肉”—虎啸岩肉桂

虎啸岩景区面积17平方公里,是武夷山屈指可数的独具泉水天趣的佳境之一。

在虎啸岩中的肉桂茶园以宣夷堂茶业的居多。蟠踞在九溪曲南一线天北面,怪石崔嵬,流水迂回,是一个独具泉石天趣的佳境,虎啸岩有“极目皆图画”的美称。

“羊肉”—杨梅窠(岩)肉桂

位于九曲溪北三仰峰抬头向东,为武夷山最顶峰,高者为大仰,中者为中仰,再其次为小仰,故名三仰峰。其三仰峰这里古树环绕,密叶交荫,沿途景色迷人、曲径通幽,仰望三仰峰,十分雄伟壮观。

三仰峰肉桂 : 茶香细幽绵长,滋味甘醇,岩韵足,草木香明显。

“象肉”—象鼻岩肉桂

九十九岩之一。位于八曲溪南,是一块狭长形的岩体,形似一只巨象饮水于溪畔。

象鼻岩肉桂 : 汤色清透澄净, 具桂皮香, 花果香及奶油香,入口醇厚,回甘快。

“马肉”—马头岩肉桂

位于大红袍南面,该峰北面有小径可登,十分险峻,有勇气攀登峰顶者,可环视武夷山景区大部份岩峰,颇美。四周皆为茶园,正岩茶主要产地...“香高”。

马肉,“就像四十岁的男人,香高又醇厚,而口感的美又有女人的柔魅。但此款茶,从韵味上还达不到四十岁男人的味道,还是些许细腻内敛些。”

“龙肉”—九龙窠肉桂

名枞原生地---“大红袍” 通往天心岩的深长峡谷,俗名大坑口。峡谷两侧峭壁连绵,形如九条龙。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故名。

竹肉(“猪肉”)—竹窠肉桂

竹窠茶园夹在慧苑坑和三仰峰之间,海拔高度290米至500米。茂盛的植被里布满着片片茶园,其中“罗秀”、“庙基”、“玉柱峰”、“茶子窠”、“上、下天阁”等茶园种植了肉桂、水仙、北斗、大红袍等品种茶。

站在山顶放眼四周,无论险峻高低,都被穿插种植着点点茶树。宣夷堂茶业的竹肉为“熟棕味”。

“心头肉”—天心岩肉桂

天心岩在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的地理位置据说是全武夷山的中心,如同天之枢极,众星拱月,故名“天心”, 山北著名的名胜古迹,如流香涧、玉柱峰、慧苑岩、鹰嘴岩、水帘洞、马头岩等都在它的周围。岩下有永乐禅寺,楼阁嵯峨,是全山最大的寺院之一。

天心岩肉桂的特点:桂皮香稳、汤水醇厚、甘甜、饱满、口感岩韵显著、回甘快、耐泡度较好。

“狮肉”—青狮岩肉桂

青狮岩坐落在武夷山景区北面,是天心村岩茶的主产区,"狮肉"产自武夷山景区水帘洞山场一带,极具岩骨花香。

青狮岩肉桂 : 汤水甘香细,乳香花香并见, 入口醇厚,饮后齿颊留香。

“鹰肉”—鹰嘴岩肉桂

鹰嘴岩位于武夷山北天心景区,从古崖居往西行约数百米为是武夷山最奇特的岩峰嘴岩及附近若干石头相叠而成。

鹰嘴岩肉桂 : 汤色清透红艳澄净, 滋味果香明显,入口霸气,桂皮香高扬, 馥郁, 香气纯净黏稠度,顺滑度一流,喉感温顺,回甘干脆绵长, 叶底松软,舒展度,蛤蟆背明显,耐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武夷岩茶之肉桂,岩岩有“肉””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708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