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武夷岩茶四大名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1 22:48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875
内容摘要:铁罗汉:干茶条索壮结、匀整,香气馥郁,滋味浓烈、醇爽细腻。半天妖:条索紧结,乌褐油亮,香气浓郁,回甘明显,嫩滑醇厚。水金龟:其香清幽,汤色清澈,滋味清爽(清淡)。白鸡冠:外形特殊,香气与汤色佳,色泽墨

铁罗汉:干茶条索壮结、匀整,香气馥郁,滋味浓烈、醇爽细腻。

半天妖:条索紧结,乌褐油亮,香气浓郁,回甘明显,嫩滑醇厚。

水金龟:其香清幽,汤色清澈,滋味清爽(清淡)。

白鸡冠:外形特殊,香气与汤色佳,色泽墨绿带黄,口感轻,滋味清爽。

武夷岩茶分为五个品种系列:水仙、肉桂、大红袍、名丛和奇种。

而关于“名丛”总有些争议,传统“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

而后相传“四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其实,早在1943年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中已明确提出“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

但随着茶产业发展,大红袍因名气之大,单独成一派系。因此,现在基本保留“四大名丛”的说法。

武夷山四大名丛介绍

1、铁罗汉

武夷山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载:“铁罗汉为武夷宋树名,叶长。”其成名较早。

原产地传说较多的是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中(亦称蜂窠坑),该地两边崖壁耸立,茶即产于一狭长丈许的地带,边有小涧水流。竹窠岩也有一株与此齐名。另一传说,以竹窠岩为原产地。

其茶刚入口时有些涩感,但很快回甘、生津;其滋味浓烈醇厚,齿颊留香;干茶条索壮结、匀整;茶香的兰花香气馥郁、持久;茶汤清澈艳丽、深橙黄色;铁罗汉消食作用非常明显,喝多了极易产生饥饿感。

2、白鸡冠

白鸡冠原产于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中。但近年在武夷宫后文么祠后山发现白鸡冠,故另一传说此为原产地。两地植株性状相似,树高1.75米,分枝颇多,叶长椭圆形,叶色浓绿光泽,嫩叶薄软,色浅绿微黄,与浓绿老叶形成鲜明的两色层。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

白鸡冠是四大名丛中外形最特殊、香气最好、汤色最亮的名丛。白鸡冠因其茶叶绿中带白、芽儿弯状似白锦鸡头上的鸡冠而得名。

干茶条索紧结,色泽墨绿带黄,比其他名丛干茶颜色要浅;冲泡后的叶片呈米黄色。其汤色薄、橙黄明亮;闻时有甜香味,口感轻,滋味清爽。

3、水金龟

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崖上,为兰谷岩所有。相传此茶原属天心寺庙产,植于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倾盆,峰顶茶园边岸崩塌,此茶被冲至牛栏坑头之半岩石凹处止住,后水流成沟,由树侧流下,兰谷山业主遂于是处凿石设阶,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1919~1920年间,磊石寺与天心寺业主为此树引起诉讼,费金数千,因天然造成,判归兰谷所有,足见此树之名贵。

其茶因茶叶浓密且闪光的样子像金龟而得名。水金龟,是四大名丛中最为“清”的名丛。其香清幽、其汤色清澈、其滋味清爽。大有铁观音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

水金龟干茶条索墨绿带润,略微泛白,比起铁罗汉稍显瘦弱;茶香蕴含梅花香气;汤色橙黄泛红;口感顺滑醇厚,没有硬涩感,茶中略有甜香,滋味十分清爽,杯底余香。

4、半天妖

半天妖,又称“半天腰”、“半天鹞”、“半天夭”。但比较流行的两个品名是“半天妖”、“半天腰”。

半天妖干茶条索紧结,乌褐油亮;其干茶香气浓郁、汤色橙红清澈;

入口给人有微麻的特别之感,入喉后回甘明显;其嫩滑醇厚;半天妖的叶底绿而柔韧,有红边,略有香气。

总之

铁罗汉,最为浓烈,适重口味、且肠胃一定要好,铁罗汉喝多易饿;

水金龟,最为清淡,入门茶友、或者不爱喝浓烈茶的茶友;

白鸡冠,香气最好,外形特别、汤色最亮,适宜追求外观欣赏、香气的茶友。

半天妖,滋味较轻,回甘明显,口感醇厚。属于浓淡皆宜的茶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武夷岩茶四大名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704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