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沱茶的命名是采用产地加茶类而来,因此,显然其主要产地为重庆,其茶是以重庆、四川南部地区茶树鲜叶为原料,并初步制成毛茶,再经搭配、筛分、整形,再进行大拼堆、称料、蒸制、揉袋压形等工艺制成,其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且畅销国内外。
沱茶的由来
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普茶指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
历史上,景谷人李文相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创办制茶作坊,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
两年后被下关“茂恒”、“永昌祥”商家仿制成“碗形茶”,经昆明、昭通运到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一带销售。景谷团茶的加工,奠定了云南沱茶的雏形。
沱茶名称的由来,沱是由团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不论说法如何,但可以推定,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
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1902(清光绪二十八年年),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永昌祥、复春和等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形沱茶,经昆明运往重庆、叙府(今宜宾)、成都等地销售,故又称叙府茶。
重庆沱茶的生产与发展
实际上,沱茶的主产地不仅仅有云南下关、临沧、思茅等普洱茶主产区,而且在重庆地区亦有生产。
重庆沱茶依所用原料的优次分为“特级重庆沱茶”、“重庆沱茶”和“山城沱茶”三种。重庆沱茶的重量分50克、100克、和150克三种规格。
重庆沱茶,是重庆茶厂于1953年就已开始生产的优质紧压茶。
当时的重庆沱茶打响的名号有二,内销的是“山城牌”,外销的是“峨眉牌”。人称:“成品茶形似碗臼,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澄黄明亮,叶底较嫩匀,滋味醇厚甘和,香气馥郁陈香”。
“峨眉牌”更是早在1980年起,重庆沱茶便出口日本、意大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际友人的广泛好评。
但在后来,因为市场的变化,重庆茶厂于2003年停产,重庆沱茶也渐渐褪去光环,只剩下在南岸老厂区的留守员工。
不过重庆沱茶并没有就此没落,2004年,由老员工重组的“重庆益丰茶叶有限公司”继承了沱茶的制作和“山城”品牌。
结合了新时代重庆的文化气息,注入了长江索道、青狮白象、大礼堂等重庆元素,重新正式生产上市。
重庆沱茶的品质特点
制作时选用中上等晒青、烘青和炒青毛茶,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生产手段,对原料进行搭配、筛分、整形,再进行大拼堆、称料、蒸制、揉袋压形,属上乘紧压茶。
重庆沱茶为碗臼型,色泽暗绿露毫,香气清正,滋味浓厚甘和,汤色黄明,叶底嫩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