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大红柑与小青柑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45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301
内容摘要:大红柑是采摘11~12月成熟果实制作而成,色泽为黄红或大红色,其柑皮厚实,色深,茶性温和,而小青柑是采用7~8月未成熟果实制成,色泽为青褐色至青黑色,其果胎硬且皮薄,味辛气香,其次大红柑芳香物质、果糖含量较高

大红柑是采摘11~12月成熟果实制作而成,色泽为黄红或大红色,其柑皮厚实,色深,茶性温和,而小青柑是采用7~8月未成熟果实制成,色泽为青褐色至青黑色,其果胎硬且皮薄,味辛气香,其次大红柑芳香物质、果糖含量较高,而小青柑挥发性果油和果酸含量较高。

大红柑与小青柑的区别~昵茶网茶叶百科:

一 、原料上的不同

小青柑是采用7~8月果,即未成熟时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鲜果皮是纯青绿色的;最终成熟长大的被称为大红柑(11月-12月),介于小青柑和大红柑之间的还有二红柑(10-11月产)。

小青柑加工后的果皮外表呈青褐色至青黑色,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不显皱缩。果皮内表面紧密光洁,呈淡黄白至棕红色。

大红柑是己基本成熟时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果皮呈黄红或大红色。加工后果皮外表呈棕红色至红褐色,味辛带甜香。

二 、感官不同

因为在不同时间段上采摘,小青柑和大红柑各自会有不一样的味道。

小青柑处于生长的“青年”期,果胎硬且皮薄,味辛气香,所以用小青柑制作的柑普茶一般比较辛香,清新可人。

大红柑皮厚、色深、性温和,大红柑皮糖分很高,用大红柑陈皮制作的柑普茶,口感较为甜润,对胃肠刺激性相对比较弱。

三 、属性不同

青皮则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胆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效,小青柑药性更强,茶性更强,偏消积化滞、破气舒肝。青皮主要是入药用

而红柑则更加温和,偏理气健脾、养胃润肺;主要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小青柑和大红柑的内含物质是共同存在的,只是小青柑挥发性果油和果酸含量高,而大红柑是果香类芳香物质、果糖含量高。

四、口感不同

小青柑味辛气香(辛香),鲜活,硬朗,清新可人;香气相对高扬、强烈 , 柑皮香气较明显;口感个性突出。可谓“年经气盛”。

红柑则突显醇厚、浓郁、甜香、温润、饱满、顺滑;香气相对平和、内敛,皮与茶的交融协调更好,陈香明显。尽享“成熟韵味”。

总而言之~昵茶网茶叶百科

大红柑与小青柑不管是在体积、外观、口感等均有所不同,但也各有特色,甜润与清新,高扬与内敛,两种不同的风格,但总有适合自己的小心肝。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大红柑与小青柑的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639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