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中国茶类有几大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2 20:15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452
内容摘要:中国茶类分为六种,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红茶代表茶为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绿茶为信阳毛尖、安吉白茶、西湖龙井等,黄茶为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白茶为白牡丹、白毫银针等,青茶为铁观

中国茶类分为六种,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红茶代表茶为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绿茶为信阳毛尖、安吉白茶、西湖龙井等,黄茶为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白茶为白牡丹、白毫银针等,青茶为铁观音、武夷岩茶等,黑茶为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等。

六大茶类的特点以及工艺特征~昵茶网茶叶百科:

1、绿茶

不经发酵,茶性偏寒。

六大茶类中知名度最高的一类。自古为世人所知的名茶,多数都是绿茶,比如龙井、毛峰、瓜片、碧螺春等。

绿茶要炒,专业术语叫做“杀青”。

鲜叶下锅炒制,叶片中一种叫做“酶”的物质因为遇到高温死亡了,绿茶就没办法进行发酵,因此绿茶始终都保持着绿油油的外观。

经过炒制以后,鲜叶中原本的青草味就散去,演变成了绿茶特有的清香,有的还有炒栗子香。

此外,还有少量绿茶采用蒸汽杀青的。

2、白茶

轻微发酵,新茶属性偏凉,老茶相对温和。

六大茶类中制作工艺最简单的一类。鲜叶经采摘之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晾晒或文火干燥制成。白毫银针、寿眉等属于此类。

白茶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不炒不揉、自然天成”。白茶的工艺可以说是六大茶类中程序最少的一种,但也并不简单。

晒白茶,并不是让白茶在太阳底下暴晒,是根据天气情况,把白茶在室内外摊放晾晒。

日光强度、温度、摊放的厚薄都需要谨慎把握,晾晒到一定程度烘干即可。在晾晒过程中,白茶微微发酵,产生淡淡的花香和纯净的甜味,还有日晒的香气。

3、黄茶

微发酵茶,茶性寒凉,

六大茶类里存在感最低的一类。其加工工艺类似于绿茶,只是多了一道“闷黄”的工艺。,代表茶叶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

黄茶的制作与绿茶很相似,但是多了一个“闷黄”的步骤。在黄茶的干燥前或后,趁热用纱布或草纸包裹起来,让黄茶在湿热的作用下进行轻发酵。

因此,制成的茶颜色明显发黄,带有闷制过的熟香,味道比绿茶少了一丝鲜,多了一丝醇。黄茶加工难度很高,闷黄没做到位或过了头,都出不来黄茶的味道。

4、乌龙茶

半发酵茶,茶性平和

青茶即乌龙茶。著名的安溪铁观音即是属乌龙茶类。由于其工艺特点,乌龙茶叶底经常会出现“绿叶红镶边”的情况,代表茶有铁观音、凤凰单丛、大红袍等。

把鲜叶稍微摊晾变软之后,就要用竹筛进行“摇青”了。叶片在竹筛里摇晃碰撞发酵,产生浓郁的花香。

叶片的边缘比较脆弱,碰撞变红,而叶片的中心始终是绿的,最后形成乌龙茶“七分绿三分红”“绿叶红镶边”,这就是半发酵。

乌龙茶的摇青除了用竹筛手工摇青,还有放进一个类似滚筒的机器进行摇青的。

5、红茶

全发酵茶,茶性温和

我国第二大茶类,声名远播海外。著名的正山小种、祁红即是属于此类。红茶是全发酵茶,相比半发酵的乌龙茶摇晃碰撞,红茶的发酵力度要更大一点,因此要“揉捻”。

鲜叶采摘回来,稍微晾一晾,叶片水分减少、变软之后更便于揉捻。经过揉捻,茶叶的细胞和组织破损,茶汁溢出,酶与茶中的内含物质充分接触,发酵得以快速进行。

其他茶类也有揉捻这个动作,但都多在把促进发酵的酶杀死以后进行的,因此主要以整理茶叶形状为目的。

6、黑茶

后发酵茶,茶性温和(存放一定时间后)

六堡茶和安化黑茶为代表。属后发酵茶,通常以紧压茶的形态出现,如黑砖茶、茯砖茶、泾阳茯茶等。

鲜叶经过简单的炒制,自身的酶在高温的作用下基本上已经失去活性。接着便把叶片堆放在了一起,叫做“渥堆”。

无数沾染到了茶叶的微生物不停地繁殖代谢,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活性很高的酶。在湿热作用下,促进叶片快速发酵,发酵非常彻底,形成了黑茶有别于其他茶类的色、香、味。

黑茶的渥堆发酵的过程,与酒、酱油、腐乳的制作原理极为相似,都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制茶跟做菜很像,每一个工序,都讲究“火候”的把握。了解了制茶工艺,更能懂得茶的色、香、味、形从何而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国茶类有几大品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626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