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单株古树茶的特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3 00:37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90
内容摘要:1、树龄大,只有茶树达到一定的树龄,茶叶内含物质才能够得到充分积累;2、工艺精,单株只采摘头春茶,且对鲜叶的持嫩度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单独采摘、单独制作;3、成品率低,茶青少,单产量不高;4、多散茶,单

1、树龄大,只有茶树达到一定的树龄,茶叶内含物质才能够得到充分积累;2、工艺精,单株只采摘头春茶,且对鲜叶的持嫩度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单独采摘、单独制作;3、成品率低,茶青少,单产量不高;4、多散茶,单株茶成品率低,数量极其有限,因此多被制成散茶出售。

什么是单株古树茶

单株茶是同一棵茶树的芽叶制成的茶,其特征为囗感单一纯粹。因其数量稀少,官方定义下的“单株”数量又难以满足日益激增的市场需求,所以有人对其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充。今天我们所说的“单株”,事实上就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狭义上,单株指的是一个茶园内最老的一棵树上生出的茶青,经过单独采摘制作成茶叶后,又被称为母树单株茶,简称单株。

广义上,单株是指从一片茶园里面,选择树龄较高、长势优良的仅有几棵茶树,进行采摘,并单独加工制成的古树普洱茶。

单株古树茶有什么特点

1、树龄大

单珠茶少则500年,一般情况下,树龄也要达到800年以上。只有茶树达到一定的树龄,茶叶内含物质才能够得到充分积累,用这样的原料做成的单株茶,才会呈现出香高味浓、回甘生津迅疾霸猛、耐泡度高等卓越的品质特征,令饮者爱不释手。

有的卖家宣称自己的茶,所用原料都是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树龄的。而对于采摘树龄低于500年的古树,即使不直接对其茶叶进行冲泡,单凭这一点,就可率先对其真假做出判断。另外,再结合它的口感做进一步的判断。

2、对工艺要求高

单株只采摘头春茶,且对鲜叶的持嫩度有很高的要求。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茶人在制作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单独采摘、单独制作”等高标准来完成的。

3、成品率低

据有丰富制茶经验的茶人说,即使一棵树龄大一点的茶树,它的茶青采摘量也仅有四公斤左右,再经一系列的杀青、捡剔黄片、老梗等操作,制成的成品通常只有一公斤不到的量,这和其单产量不高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多以散茶形式存在

正如上一点所说的,单株茶成品率低,每年制成的单株茶数量极其有限,所以多被制成散茶出售,

一来是因为单株茶对制茶工艺要求极高,加工过程中某个环节掌握不得当,就很容易对珍贵的原料造成极大损耗,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二来是因为后续的“精加工”,很有可能会影响茶叶品质,使茶味发生变化,口感变得不可控。所以,大多数茶商、茶农主要还是将其制成散茶(毛料)形式出售。这样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满足普洱茶市场上,消费者对“原味”单株茶的口感偏好。

普洱茶的流行历程从“七子饼”,到“古树茶”,再后来,流行“老班章”、“冰岛”、“茶王树”、“国有林”,分得越来越细,虽然这是市场的流行趋势的演变,但同时也折射并指导了普洱茶成茶的呈现。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单株出现.

应该说,单株是古树纯料逐步被追求的结果,所谓纯料,简单来说,是指某个茶区的毛料。

比如勐海地区,易武地区,再细分,具体到某个山头,比如布朗山,攸乐山,再细分,指某个山头的古树毛料,现在市面上大家公认的纯料是指同一个地方的古树,不混采树龄不够的或者台地,这其实已经非常严格了,有再苛刻的,那就是单株了。

就是挑一颗古树,采多少做多少,当然,大家的共识还都是比较挑剔的,不是随便挑的,要够条件,所谓“一树一成品”,不是随便一颗茶树都能做单株茶。

“够格”作单株茶的,一定是树龄够老,树够大才可以,一般一个很大的古茶园,能选做单株的就几颗树,这个条件,有节操并且有经验的做茶人心里清楚,我们大可不必担心。

总之

无论拼配茶、纯料茶、单株茶,都是普洱茶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并没有谁一定比谁好,健康、好喝、身心愉悦的普洱茶就是好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单株古树茶的特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585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