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ceylon tea是什么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30 14:21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810
内容摘要:ceylon-tea是锡兰红茶,锡兰红茶出产于斯里兰卡,又名“西冷红茶”“惜兰红茶”,该名称源于锡兰的英文Ceylon的发音,直接音译而来,锡兰红茶主产于乌瓦、乌达普沙拉瓦、努瓦纳艾利、卢哈纳、坎迪、迪不拉,锡兰高地

ceylon-tea是锡兰红茶,锡兰红茶出产于斯里兰卡,又名“西冷红茶”“惜兰红茶”,该名称源于锡兰的英文Ceylon的发音,直接音译而来,锡兰红茶主产于乌瓦、乌达普沙拉瓦、努瓦纳艾利、卢哈纳、坎迪、迪不拉,锡兰高地红茶与安徽祁门红茶,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的三大红茶。

锡兰红茶与印度大吉岭红茶、中国祁门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锡兰”来自Ceylon的音译,斯里兰卡的旧称就是“锡兰王国”,直到1972年,改名为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较大的日夜温差成就了世界闻名的锡兰红茶,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出口国,至今已有150年的商业种植历史。

斯里兰卡是一个旅游岛国,污染很少,年平均气温28℃,当地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以及肥沃的土壤给茶叶营造了绝佳的生长环境。150年来斯里兰卡的茶园不用任何农药和化肥,所以锡兰红茶被誉为世界上最干净的红茶。

常年云雾弥漫,冬季吹送的东北季风带来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园生产,以7-9月所获的品质最优。

锡兰的高地茶通常制为碎形茶,呈赤褐色。其中的乌沃茶汤色橙红明亮,上品的汤面环有金黄色的光圈,犹如加冕一般;汀布拉茶的汤色鲜红,滋味爽口柔和,带花香,涩味较少。

努沃勒埃利耶茶无论色、香、味都较前二者淡,汤色橙黄,香味清芬,口感稍近绿茶。

与中国红茶区别最大的是,斯里兰卡的红茶必须将原料经过口味调配后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锡兰红茶,即从千百种不同产地或不同花果香熏过的红茶中挑选出所需的原料,拼配组合成不同口感的锡兰红茶。

锡兰红茶的等级

国际红茶等级一般为

OP:Orange Pekoe,通常指的是叶片较长而完整的茶叶。

BOP:Broken Orange Pekoe,顾名思义,较细碎的OP。滋味较浓重,一般适合用来冲泡奶茶。

FOP:Flowery Orange Pekoe,含有较多芽叶的红茶。

TGFOP: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含有较多金黄芽叶的红茶。滋味香气也更清芬悠扬。

FTGFOP:Fine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经过精细地揉捻精制而成的高品质茶叶。

SFTGFOP:Super Fine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多了「Super」一字,意义不言而喻。

CTC:Crush Tear Curl,在经过萎凋、揉捻后,利用特殊的机器将茶叶碾碎(Crush)、撕裂(Tear)、卷(Curl),使成极小的颗粒状,方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冲泡出茶汁,所以常常用做制造茶包使用。

锡兰红茶一般只做OP,BOP和FOP的分级,没有印度红茶严格的等级划分,在选择锡兰红茶时,红茶等级只是参考指标。

标识鉴别

一般所熟知的“锡兰红茶”只是一个统称,泛指锡兰地区所产的红茶,只有100%斯里兰卡生产的茶叶才能称之为锡兰红茶,市场上许多红茶也宣称为锡兰红茶,实际上是拼配了印度、肯尼亚等产区的红茶。

为了规范锡兰红茶的出口,斯里兰卡政府茶叶出口主管机构统一颁发了“锡兰茶质量标志”持剑狮王标志,该长方形标志上部为一右前爪持刀的雄狮,下部则是上下两排英文,上排为Ceylontea字样,即“锡兰茶”,下排为Symbolofquality字样,即 “质量标志”之意,拥有此标志的锡兰红茶才是经过斯里兰卡政府认可的纯正锡兰红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ceylon tea是什么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572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