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绿茶包括哪几种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21:08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548
内容摘要:绿茶包括哪几种茶:碧螺春、西湖龙井、湄潭翠芽、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大佛龙井、黄山毛峰、安吉白茶、庐山云雾、太平猴魁、日照绿茶、都匀毛尖、蒙顶石花、恩施玉露、竹叶青、汉中仙毫、婺源绿茶、峨蕊茶、古丈毛尖

绿茶包括哪几种茶:碧螺春、西湖龙井、湄潭翠芽、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大佛龙井、黄山毛峰、安吉白茶、庐山云雾、太平猴魁、日照绿茶、都匀毛尖、蒙顶石花、恩施玉露、竹叶青、汉中仙毫、婺源绿茶、峨蕊茶、古丈毛尖、金坛雀舌、雁荡毛峰、乌牛早、老竹大方等。

常见的绿茶有哪些:

1.汉中仙毫

汉中仙毫产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南郑县、西乡县等地,其采摘为芽头或一芽一叶,汉中仙毫外形微扁挺秀匀齐、嫩绿显毫、香气(炒豆的茶香味)高锐持久、汤色嫩绿清澈鲜明、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匀气鲜活、嫩绿明亮。

2.都匀毛尖

主产区位于团山、哨脚、大槽一带的山中。干茶条索卷曲、外形匀整、呈黄绿色、白色茶毫显著。冲泡后茶汤绿中带黄、清澈,入口滋味鲜浓、回味甘甜,茶汤中香气清嫩。

3.安吉白茶

产于浙江安吉白茶产于浙江,成条索苗秀竖直、色泽翠绿且白色茶毫显著,干茶香气清新。因细嫩,需用80—85℃的水温冲泡,冲泡后茶汤鹅黄清透,入口滋味鲜爽甘醇、清香浓郁。

4.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新县、商城县及商城县内大别山一带。其中最著名的产地在五云、两潭、一山、一寨、一寺。外形匀整、呈鲜绿色有光泽、白色茶毫显著,轻嗅干茶,有犹如板栗的熟香,香气纯正高扬。冲泡后,茶汤黄绿澄澈,茶香清新高扬,入口滋味鲜醇爽口。

5.六安瓜片

主产地在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以蝙蝠洞产茶区生产的六安瓜片最为正宗。外形如瓜子状、叶片边缘卷翘、呈现宝绿润亮色、大小匀整。冲泡后,茶汤黄绿清透,茶香清分扑鼻,入口鲜醇,回甜甘润。

6.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西洞庭湖一带,是中国最著名的茶树与果树交错种植地区。干茶条索紧结、色泽银绿、披满白毫、卷曲如螺状,独特浓郁的天然花香、果香

常见的绿茶有哪些?绿茶的种类

7.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那里终年云雾缭绕,降雨丰沛,温差较小。使得云雾茶形成其独特香气和口感。条索秀丽紧实、茶芽肥、色泽绿润且茶毫显著,香气凛然持久,冲泡后茶汤浅黄清透,入口滋味浓厚鲜醇,香气宛如幽兰清幽典雅。

8.竹叶青

峨眉山历来佛家、到家云集之地,如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洞等地方都盛产竹叶青。外形扁平、套索竖直、肥厚带白毫、茶叶两头尖细宛如竹叶,呈翠绿色、茶香高扬。冲泡后,茶汤黄绿清亮,入口鲜爽、茶香浓郁。

9.西湖龙井

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干茶扁平嫩秀、呈翠绿色,用虎跑的泉水加玻璃杯冲泡后,茶汤黄绿清澈,入口滋味鲜爽,唇齿留香。

10.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主产地黄山风景区、汤口、芳村、岗村、充川、桃花峰、云谷寺等地区。

干茶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黄色,油亮有光泽,外叶将茶芽包裹于中间,外形秀美。干茶香如兰花香或板栗香,清新怡人。冲泡后,品质较佳的黄山毛峰会在水中竖立然后徐徐下沉,芽叶十分漂亮。汤色浅黄且清澈,汤中香气馥郁,入口滋味鲜浓,回味甘爽。

11.太平猴魁

主产区位于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其中以猴坑高山茶园为鲜叶制成的尖茶品质最优。外形独特,以两叶包裹一芽为常见,扁平挺直,呈深绿色,肥壮厚实,冲泡后,茶汤青绿清澈,挂杯香高爽持久,优质猴魁出现兰花香,入口鲜爽醇厚,无苦无涩,回味甘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绿茶包括哪几种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519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