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祁门红茶等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9:3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212
内容摘要:特茗:细嫩挺秀、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鲜嫩甜香,滋味鲜醇嫩甜,汤色红艳明亮。特级:细嫩、金毫显露,乌黑油润,鲜嫩甜香,滋味鲜醇甜,汤色红艳。一级:细紧露毫,显锋苗,色泽乌润,香气鲜甜,滋味鲜醇,汤色红亮。二级:紧细有锋苗,色泽乌较润,香气尚鲜甜香,滋味鲜醇,汤色红较亮。三级:紧细,色泽为乌尚润,香气为甜纯香,尚甜醇,汤色红尚亮。四级:尚紧细,色泽为乌色,香气尚甜纯香,滋味醇,汤色红明。五级:条索稍粗尚紧,色泽乌泛灰,香气尚纯香,滋味尚醇,汤色红尚明。

特茗:细嫩挺秀、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鲜嫩甜香,滋味鲜醇嫩甜,汤色红艳明亮。

特级:细嫩、金毫显露,乌黑油润,鲜嫩甜香,滋味鲜醇甜,汤色红艳。

一级:细紧露毫,显锋苗,色泽乌润,香气鲜甜,滋味鲜醇,汤色红亮。

二级:紧细有锋苗,色泽乌较润,香气尚鲜甜香,滋味鲜醇,汤色红较亮。

三级:紧细,色泽为乌尚润,香气为甜纯香,尚甜醇,汤色红尚亮。

四级:尚紧细,色泽为乌色,香气尚甜纯香,滋味醇,汤色红明。

五级:条索稍粗尚紧,色泽乌泛灰,香气尚纯香,滋味尚醇,汤色红尚明。

祁门红茶指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境内,是槠叶树种生长的,以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初制茶后,再经过三个流程十二道工序制作分级拼配而成,以外形条索紧细均直,色泽乌润为主要特征的工夫红茶,成为祁门红茶。

根据其外形和内质分为:礼茶、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下面分别从"外形","香气与滋味","水色","叶底"等特征上进行区分.

礼茶

外形:细嫩整齐,有很多的嫩毫和毫尖,色泽润;香气与滋味:香气高醇,有鲜甜清快的嫩香味,形成独有的"祁红"风格;水色:红艳明亮;叶底:绝大部分是嫩芽叶,色鲜艳,整齐美观。

特茗

外形:条索细整,嫩毫显露,长短整齐,色泽润;香气与滋味:香气高醇,有嫩鲜香甜味,有独特的"祁红"风格;水色:红艳明亮;叶底:嫩芽叶比礼茶较少,色鲜艳。

一级

外形:条索紧细,嫩度明显,长短均匀,色泽润;香气与滋味:香味高浓,具有"祁红"特有果糖香;水色:红艳明亮;叶底:嫩叶均整,色红艳。

二级

外形:条索细正,嫩度较一级少,色泽润;香气与滋味:香味醇厚,有"祁红"的果糖香;水色:红艳不及一级明亮;叶底:芽条均整,发醇适度。

三级

外形:条索紧实,较二级略粗,整度均匀,面张稍有松条;香气与滋味:香味醇正,鲜厚有收敛性,"祁门红茶"特征依然显著;水色:红明;叶底:条整,发醇适度。

四级

外形:条索粗实,叶质稍轻,匀净度较差,色泽带灰;香气与滋味:香味醇正,有相应浓度,仍有"祁红"风味;水色:红明较淡;叶底:均整度较差,色红而欠匀,夹有花青。

五级

外形:条索较粗,稍有筋片,匀净度较差,色泽带灰;香气与滋味:香味醇甜偏淡,但无粗老味;水色:红淡;叶底:花青,稍含梗。

六级

外形:条索较松,夹有片朴,色泽花杂;香气与滋味:香味粗淡,浓度不足;水色:红淡,明亮不够;叶底:红杂,较梗。

七级

外形:条索松泡,身骨轻,带片朴梗,色泽桔杂;香气与滋味:香味低淡,有粗老味;水色:淡而不明;叶底:粗暗梗显。

国礼级别祁红,因原料珍贵再加上都是手工非遗技艺,则显得弥足珍贵,其品质细嫩挺秀,金毫特显,色泽乌润,鲜醇嫩甜的整体口感为尤为突出。这类茶叶以前常供国家有关部门招待外宾和和做外事礼品之用,因而级别名称也直接以“国礼”相称。

一些如特茗或特级产品,从制作工艺上最大程度保证香气与滋味的平衡协调,完美体现了祁门工夫红茶“香高、味醇、形美、色艳”的特点。

一级、二级、三级的祁红则滋味甜醇、依然能让你感受最正宗的“祁门香”,具有较高性价比。

出口祁红通常是三级、四级及以下为大宗祁红。国外的消费者钟情于祁门香,但他们在采购茶叶时,通常首先会要求茶叶价格不能太高,对茶叶外形的要求远没有中国消费者的要求高。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祁门红茶等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494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