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武夷岩茶怎么分等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2 22:42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975
内容摘要:根据GB18745-2002标准所示,武夷岩茶大红袍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武夷岩茶肉桂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武夷岩茶水仙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武夷岩茶奇种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武夷岩

根据GB18745-2002标准所示,武夷岩茶大红袍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武夷岩茶肉桂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武夷岩茶水仙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武夷岩茶奇种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武夷岩茶名枞分为一个等级。

为什么要制定标准样品呢?

因为茶叶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光靠标准文本的文字描述很难体现该产品的质量状况,标准样品就体现了这个等级茶叶的质量状况,通俗的说,就是告诉你特级肉桂是怎么样的,特级水仙是怎么样的。

标准样品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指导企业生产,二是检验机构进行参照检验,三是质量仲裁。

武夷岩茶的审评与品鉴:

1、看干茶

在看干茶的阶段一般审评人员会抓一把茶叶在手上感受它的重量。

查看茶品的整碎度是否达到标准,条索完整的茶品一般揉捻到位,脱水率适中。

同时有一定重量的茶内质相对丰富,制率也会偏高。

如果感觉很轻且松散不规整的茶则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做青过程中吹风太多以及做青过度,茶叶脱水过度。

2:揉捻不到位,导致塑形不成功使得干茶条索过于粗松。

没有厚重感,会导致滋味较淡薄,不耐泡等后果。

3:鲜叶采摘嫩度偏老,光照过长导致叶片大且薄。

一般来说春茶的身骨重,而夏、秋茶轻。

2、看汤色

武夷岩茶茶汤以橙黄、橙黄明亮为主。

若精制时焙火程度偏高,内含茶黄素增加茶汤颜色也会随之变得厚重,会显示橙红。

但是无论茶汤的颜色为什么,茶汤都要以干净清透明亮为基础。

若出现浑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揉捻过度导致茶汤浑浊

2:采摘鲜叶过嫩

3:走水未到位,导致脱水率未达标使得干燥后的茶叶返青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茶汤滋味淡薄且出现苦涩感,是工艺不达标的表现。

3、闻香

在毛茶审评的时候香气主要表现为:品种香、地域香

精制后的茶品香气主要表现为:工艺香、品种香以及地域香

在香气审评过程中忌讳出现以下几种香气:杂味、青味、酵味、酸味、闷味

这都是在毛茶阶段以及储存焙火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导致的杂香。

4、尝滋味

武夷岩茶滋味丰富,在审评时一般分为几个方向:茶汤的薄厚、茶汤的回甘程度、是够存在苦涩感、有否落水香及岩韵。

若以上几点并没有非常突出一般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滋味淡薄:鲜叶采摘偏老、揉捻程度不够导致条索不紧结、做青时走水不完整、原料采摘等级(山场)偏弱。

苦涩感:鲜叶采摘老嫩不匀、走水不够到位、揉捻程度过度以及部分品种特性。

回甘及落水香主要原因在于原料采摘等级(山场)偏弱及工艺上出现了缺陷。

一般而言,茶水的厚重感不够、落水香不足、滋味苦涩感重,可以通过后期精制去改进。

但忌讳杂异味,因此审评滋味的最低标准便是茶汤滋味清晰无杂味。

5、看叶底

武夷岩茶叶底的观察主要从色泽、柔软度、舒展度、以及完整度四个方面进行打分。

叶底的色泽主要表现在绿叶红镶边。

红边不匀表示青叶有受损现象、发酵缺陷以及走水不干净等问题。

叶片偏青绿色,红边不明显走水不够到位或者炒青过程没有到位。

这两种情况下的茶同样会出现苦涩感,并且带有青味。

叶底的柔嫩度主要表现在叶底的活度,触感是否扎手,且不会回软。

如果叶底偏硬,缺少柔软度和光泽度,则说明采摘偏老或者做青过程中吹风太多。

工艺精良的茶,叶底一定是有弹性的、有光泽的、揉搓叶片时不会破碎。

叶底的舒展度主要表现在叶片泡在水里会膨胀。

舒展性差的茶在冲泡时会具有苦涩感或者香气不好的隐患。

叶底的完整度主要表现在外形的好坏。

叶底的整碎度可以直观的表现该茶在揉捻工艺中是否存在缺陷。

揉捻多度则会导致外形破损且条索不好看,同时在冲泡时不容易把握冲泡程度,容易造成滋味淡薄或滋味过度的后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武夷岩茶怎么分等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486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