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普洱熟茶具有存放和收藏价值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3:0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305
内容摘要:大家都说“存生茶,喝熟茶、品老茶”,受这样的观念影响,熟茶总是给人一种只能即饮不能存放的错觉。有很多茶友认为:熟茶在经过渥堆发酵后就已经具备了老茶的品饮感受,茶叶内含物质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再进行长期存

大家都说“存生茶,喝熟茶、品老茶”,受这样的观念影响,熟茶总是给人一种只能即饮不能存放的错觉。

有很多茶友认为:熟茶在经过渥堆发酵后就已经具备了老茶的品饮感受,茶叶内含物质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再进行长期存放的话,表现只会越来越差。其实,品质好的熟茶,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也能越陈越香。

今天我们就来逐一解答熟茶到底值不值得存放?哪些熟茶适合存放?以及如何进行存放的问题。

熟茶值不值得存放?

想要寻找熟茶是否具备存储价值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通过对比当年的普洱熟茶和存放10年的熟茶就能很直观的从茶品的滋味、口感、厚度等多项因素中迅速得出结论——普洱熟茶同样具有存储价值。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奥秘主要在于原料。茶叶自身的内含物质十分丰富,不论是生茶还是熟茶,都是由晒青毛茶制成,在不同时间的陈化过程中,内含物质会进一步转化释放,这才有了品饮时候的“越陈越香”。

因此从原料的角度来说,熟茶具备和生茶同样的存储价值。

从工艺的角度来说,渥堆发酵,决定了熟茶与生茶本质上的不同。虽然在渥堆发酵的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会有一部分损耗,其实并不足以影响到普洱熟茶后期的越陈越香。

并且,陈放对于熟茶的作用,除了越陈越浓越香,还能去燥去堆味。存放一段时间后的熟茶,陈香明显,口感粘稠醇厚,总体表现更温和,适合更多人群饮用,保健功效也更加突出。

什么样的熟茶值得存放?

在考虑熟茶存放时,常有人认为:轻发酵的熟茶更适合收藏,重发酵的熟茶适合现喝。其实决定一款熟茶后期陈化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发酵度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轻发酵熟茶后期陈化空间大,但现喝可能口感不及中度或重度发酵的好;重度发酵茶在一定的时间良好的仓储条件下也能越存越香,也是品存具佳的好熟茶。

除此之外,还与原料的选用和后期储存环境密切相关。一款具有陈化价值的熟茶,首先要品质过硬。要严选优质原料,从原料初制、渥堆发酵再到拼配调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把控。

所以说,只有选择品质过硬的精品熟茶,才能在时间的雕琢下产生越陈越香,汤浓水滑的陈化效果。

以福海茶厂老树福字号为例,原料选用新六大茶山中贺开、布朗山古树茶,深层矿物质井水发酵,自然堆放陈化静养一年后拼配压制成饼。

制成的成品芽条饱满,油润显毫;冲泡时汤色浓艳剔透,香气陈醇稳厚;品饮时滋味醇厚,顺滑,回甘明显,香气始终与茶汤融为一体,不论是现喝还是存放都是一款高品质的普洱熟茶。

熟茶存放要注意什么?

确认了普洱熟茶具有很高的存储价值,那么熟茶该如何进行存放呢?

如果只是作为日常的品饮,可以直接将茶饼存放在茶盒或者存茶袋中,日常存储只需要注意通风透气,无异味,不受潮就可以。

对于熟茶的长期、大量存放,就需要单独进行存储空间的管理,常见的方式是以普洱茶原包装进行存储,当然也可以采用紫砂罐等器具存放。

由于茶叶具有有很强的吸附性,同时对储存环境的光线、温度、湿度、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对存储环境的科学管理,一般来说,最适宜普洱茶存储的温度在20°C~30°C之间,同时尽量避免太阳光直射、保证存储空间通风、无异味,让茶品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形成普洱茶“滋味甘醇、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

了解了熟茶的存储价值和存储要注意的问题,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熟茶进行存放啦。一般来说,熟茶只要放上个两三年,内质就会趋于稳定,香甜醇滑逐渐显现。此时的熟茶,细品其味,你就能感受到时光带给它的神奇变化。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普洱熟茶具有存放和收藏价值吗”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483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