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湖南黑茶是生茶还是熟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3 00:35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361
内容摘要:湖南黑茶是熟茶,后发酵,茶性温和,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发酵、烘焙、干燥等工序,是经过渥堆发酵制作而成,因此属于熟茶,而湖南黑茶成品有三尖、四砖、花卷等茶品。黑茶的产地有哪些:1、湖南黑茶湖南黑茶原

湖南黑茶是熟茶,后发酵,茶性温和,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发酵、烘焙、干燥等工序,是经过渥堆发酵制作而成,因此属于熟茶,而湖南黑茶成品有三尖、四砖、花卷等茶品。

黑茶的产地有哪些:

1、湖南黑茶

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概括地讲,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产量甚巨,三是质量优良,四是品类丰富。

湖南安化黑茶以湖南安化本地群体种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发酵、松柴明火烘焙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干茶或以干茶为原料蒸、踩、压而成的紧压茶的总称。

它最显着的特征是加工中用松柴明火烘焙干燥,干茶及其制品略带松烟香。要求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湖南黑茶成品有“三尖”、“四砖”、“花卷“系列之称。

2、湖北青砖茶

湖北老青茶别称青砖茶,又称川字茶,分面茶和里茶两种,面茶较精细,里茶较粗放。老青茶的品质要求,一级茶(洒面)条索较紧,稍带白梗,色泽乌绿。

二级茶(二面)叶子成条,红梗为主,叶色乌绿微黄。

三级茶(里茶)叶面卷皱,红梗,叶色乌绿带花,茶梗以当年新梢为度。

3、安徽黑茶(安茶)

安茶产于安徽祁门县,民间称为软枝茶。是一种后发酵的紧压茶。安茶为历史名茶,有200多年历史,被誉为“圣茶”在岭南地区久负盛名。

安茶的制作颇特殊,原料为根据采摘时间不同分出等级,从头芽、贡尖、毛尖、一级、二级,一般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制作;

最好是白露时节,进行蒸晒,夜露等十多道工序,最后压紧装在小竹篓内,再放入烘橱内烘干,使凝结成椭圆形块状,即依竹篓容量成型。

成品条索壮实匀齐,色泽黑褐油润,有槟榔,粽叶香味,汤浓微红醇明,清爽醇厚,味中有甜。安茶的好处就妙在一个“陈”字,它陈而不霉,陈而不烂,越陈茶味越纯正。

4、广西六堡茶

六堡散茶是广西梧州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名茶,是一种很古老的茶制品。六堡茶品质特点是条索长整紧结,汤色红浓,香气陈厚,滋味甘醇,正统应带松烟和槟榔味,叶底铜褐色。

民间流传有耐于久藏、越陈越香的说法。

苍梧县志(同治版本)则有“六堡味厚,隔宿不变”的评价。

而茶中有“发金花”的,即生长有金色菌孢子的最受欢迎。因金花菌能够分泌出多种酶,促使茶叶内含物质朝特定的化学反应方向转化,形成具有良好滋味和气味的物质,其保健功效也特好。

5、陕西黑茶(茯茶)

茯茶,是黑茶中的特色产品, 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边销茶之一,原本是西北,哈萨克,蒙古等游牧民族地区特需商品。

目前主要产地为为陕西泾阳及湖南益阳。

一般情况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茶中的金花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

6、四川藏茶

四川藏茶是采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南部过渡地带雅安境内蒙顶山云雾生态茶园,海拔1500米以上;

以当年生有性繁殖高山小叶种成熟茶和营养成分丰富的细嫩红苔为原料,经杀青揉捻一一渥堆发酵干燥压型,近40道历史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黑茶、紧压茶、发酵茶。

传统藏茶花色品种繁多,主要有金尖、康砖、金仓、金玉、雅细、毛尖。

藏茶是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缺少蔬果的高原地带,进食过多的牛羊肉类;藏茶一直是少数民族人民用来刮油、消食去腻的法宝。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湖南黑茶是生茶还是熟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474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