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建盏不适合喝哪些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1 13:47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331
内容摘要:建盏作为饮茶的器具之一,建盏并没有不合适的茶,用什么器具喝茶,主要依据个人喜好习惯,建盏只不过是一个喝茶的器物,用什么茶具,喝什么茶叶,全在于自己感受与选择。什么是建盏:建盏,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

建盏作为饮茶的器具之一,建盏并没有不合适的茶,用什么器具喝茶,主要依据个人喜好习惯,建盏只不过是一个喝茶的器物,用什么茶具,喝什么茶叶,全在于自己感受与选择。

什么是建盏:

建盏,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该制品宋时为皇室御用 茶具。主要是一种底小口大、形如漏斗的小碗,因产于“建窑”, 产地为宋建宁府瓯宁县,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称之为“建盏”。

建盏用建阳水吉一带含铁量较高的粘土为胎底,这些粘土中含有一些未风化的斜长石、钙长石以及石英粗颗粒。釉料也是取自当地山谷中,俗称“釉库”的釉料,这种釉料含铁量较高,含磷较多,采回的釉土中还需要混以草木灰,以増加釉中钙的含量。含三氧化二铁高的釉为着色剂,经高温1280°-1330°还原烧造制而成的黑釉系窑变茶碗。

建盏的基本特征:

建盏内外均施黑釉,外壁秞不到底,露色胎,以铁结晶自然形成的斑纹为饰。由于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的胎质基本特征: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叩之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所以,在宋代成为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建盏的种类: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

在器型总类方面: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

在釉面种类方面:建盏常见有油滴,兔毫,鹧鸪斑等不同釉面风格。其名贵品种有兔毫,油滴和曜变。乌金釉盏是建窑早期的产品,釉面乌黑如漆,有的黑中泛青,也有显黑褐色和酱黑色的,没有斑纹或者斑纹不明显,釉面普遍较厚。“色黑而莹润,上乘者亮可照人”,早期建盏多属于此类。

兔毫盏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上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因形状类似兔毛而得名,有“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

其中以“银兔毫”最为名贵;油滴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

鹧鸪斑盏,因有和鹧鸪鸟胸前的羽毛相似的斑纹而得名,大概分为两种:一种鹧鸪斑盏有点像油滴盏,斑纹合而不聚,不像油滴盏的斑纹连成一片,烧制过程偶然性很强,极难控制;另一种鹧鸪斑属于黑釉上二次点白釉的结果,烧成相对容易,成品有点不自然; 曜变盏的典型特征就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强光照射下会呈现兰、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色而变。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建盏不适合喝哪些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420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