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铁观音长啥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23:03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518
内容摘要:铁观音干茶肥壮、圆结、重实,其茶叶面隆起明显,似绸缎的光滑釉质,叶缘向叶背反卷,且有明显齿状,颗粒感强烈,并具有显著的蜻蜓头特征,其色泽翠绿润,且砂绿明显。铁观音的特点: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

铁观音干茶肥壮、圆结、重实,其茶叶面隆起明显,似绸缎的光滑釉质,叶缘向叶背反卷,且有明显齿状,颗粒感强烈,并具有显著的蜻蜓头特征,其色泽翠绿润,且砂绿明显。

铁观音的特点: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 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外形

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内质

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

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最核心特征: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叶底应肥厚软亮。

铁观音的鉴别:

鉴别精品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是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新手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察色: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综合来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

铁观音的香型及特点:

1.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型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偏向现代工艺制法,目前在市场上的占有量最多。清香型铁观音颜色翠绿,汤水清澈,香气馥郁,花香明显,口味醇正。其成茶色泽乌绿,香气幽雅,滋味醇厚,但带有微涩(需要关注的是,涩和甜是能互相转化的元素,所以微涩的回甘比较好)。

此外,音韵明显,回甘度好,汤色金黄是正味铁观音最突出的特点。酸香型(清香型)其成茶色泽墨绿,香气张扬,较纯正有音韵,带酸甜味,汤色或呈深金黄色。

2.浓香型铁观音

浓香型铁观音属传统半发酵的安溪铁观音,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金黄色的汤水是浓香型茶叶的代表。传统制法的铁观音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甘爽、纯正。

浓香型口味醇厚,香气高长,比较重回甘,是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产品。浓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相对清香型而言,浓香型铁观音性温。

炭焙的铁观音,是浓香型的一种,这也是成品乌龙茶加工的最后一道改变质量的工序,是铁观音清香型的茶叶再经过木炭焙制的过程。

3.韵香型铁观音

韵香型铁观音是介于清香与浓香之间的一种,尚没有正式的标准出台,有清香型之明媚润泽,又不失浓香型之醇厚悠远。焙火温度在90-120度之间,烘焙时长控制在6小时以内,成品茶的颜色略浅于浓香型铁观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

茶叶发酵充足,传统正味,具有“浓、韵、润、特”之口味,香味高,回甘好,韵味足,其汤色澄明清亮,黄中有绿,如江南初秋,尽显华贵与富丽,长期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4.陈香型铁观音

陈香型又称老茶或熟茶,由浓香型或清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储存(新标准中定义,储存时间在5年以上者),并反复再加工而成,亦属半发酵茶叶。陈香型铁观音具有“厚、醇、润、软”等特点,表现为色泽乌黑,汤水浓郁,绵甜甘醇,沉香凝韵。

其特质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红茶、黑茶,且有沉重的历史与文化沉淀。老茶客经常喝的大多是传统浓香的茶叶,还有的便是俗称“陈茶”或“老铁”的陈香型铁观音。传统铁观音放置时间长了成为老茶后,经过再烘烤、炭焙等深加工程序,口感、保健功效等更显著。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铁观音长啥样”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417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