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没有茶香的普洱茶,还是好茶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2 22:26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591
内容摘要: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酒香不怕巷子深,酒往往引人入迷,忘乎所以,茶是清醒客,匣一口清茶,茶香萦绕在齿颊之间,仿若融于自然,坐立于山涧、竹林,看漫山绿野,清净自得,古往今来,纵使文人骚客纵情于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酒香不怕巷子深,酒往往引人入迷,忘乎所以,茶是清醒客,匣一口清茶,茶香萦绕在齿颊之间,仿若融于自然,坐立于山涧、竹林,看漫山绿野,清净自得,古往今来,纵使文人骚客纵情于诗酒,谈词弄诗却也少不了清茶作伴,茶总是最好的提神物。

茶香,即茶的灵魂。

【1】

很多人在买普洱茶的时候都会非常注意茶的色泽、口感、茶汤的顺滑度等,这肯定是没错的,但是,很多人往往会忽略了茶的香气,甚至有的卖家也会忽悠新手,“好茶不一定有香气”,或是“这是普洱老茶了,放久了香气散掉是很正常的”。

小百要说这些都是大忽悠,茶香本就是品鉴一款茶品质高低的要素之一,是一款茶的灵魂,有的茶仅凭袅袅香气就能吸引住人,说茶香不重要的都要打个问号。

【2】

那么为什么会有普洱茶闻起来会寡淡无味呢?

①受污染的茶

小百在之前的文章中就说过,“茶是会呼吸的”,在保存普洱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使普洱茶受到污染。这里所指的污染不仅是指对普洱茶外表的污染,还有异味污染!吸附异味后的茶很容易影响茶香。

有的人喜欢把茶放在厨房,和油、盐、酱、醋,说不定还有八角等等一干十分重口味的调料品放在一起,那茶怎么能很好的保持其原本的香气呢?当然了,也不止厨房,任何地方,只要异味特别重的,都不适合用来存放茶叶。

②受潮的茶

除了受异味污染的茶,受潮以后,茶香也会消失,茶叶一旦受潮严重,甚至会发霉、产生霉味,别说茶香了,这茶连喝都不能喝了。

是以,能够存好茶,是保留好茶香的重中之重。当然了,有的茶本来茶叶原料的品质就不好,再要求茶香就等同于鸡蛋里挑骨头,怎么找到见呢?

【3】

茶叶在存放的过程中,茶香确实是会散掉一部分,因此,有的人就以此作为“老茶不香也是好茶”的论据。然,香气是好茶的重要标准,即使有了年份的老茶也是有香气的,每一个阶段的普洱茶香气会发生转换,但不会索然无味,即使老茶也有陈香,且能品到普洱茶的陈香是普洱茶爱好者的追求之一。

那么普洱茶“越陈越香”是真的吗?小百认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有前提条件的。

普洱茶的存放时间与其品质就像一条抛物线,有最高点,达到这个最高点普洱茶品质最好,最适合品饮,这个时候的茶香也是最佳的。一旦过了最高点,普洱茶的质量也会急转而下,失去其原本有的香浓醇厚。简单说,就是普洱茶虽然越陈越好,但是有个存放时间的限度,理论上说以10年为最佳,这个时期的茶滋味是最好的,过犹不及。除了那些百年老茶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茶文化和历史收藏价值外,一般的茶还是不要放过久吧。

【4】

是以,在买普洱茶的时候一定先要闻香,普洱茶闻香的也有诀窍。小百给大家介绍三种最实用的方法。

干茶香:普洱茶多为紧压茶,压制紧密的茶叶不容易嗅到茶香,最好是闻散茶的味道,放在手上,也可以放在茶则中(小百认为这样比较卫生),拿着茶则轻嗅茶香。在醒茶之时,沸水的水汽裹挟干茶的香气,温暖灵动,不可错过。

茶汤香:每一道茶汤的香气都值得品味,越到后,茶汤香气越淡,这一步也可以感受到一款茶茶汤的持久度。

挂杯香:就是在茶汤饮尽后,闻茶杯上留下的茶香,小百的经验是不必刚喝完立即闻香,可以在手中握两秒,茶杯温度稍降下来后,茶香淡而有韵,最为合适。自己在家饮茶的时候可以借助闻香杯,更有韵味。

叶底香:叶底就是冲泡以后的茶叶,被充分浸泡过的茶叶会被激发出其本来的味道,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叶底最能体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没有茶香的普洱茶,还是好茶吗”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372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