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茶久了难免会遇到一些对各种茶分不清的事情。比如,普洱生茶和绿茶。你正在泡着生茶,他过来说:你这绿茶我给我来一杯吧。你赶紧解释:这是普洱茶哦。他说:哎呀都一样啦,渴死了。泡茶者自己泯然一笑,也不碍事,先喝茶吧。
大部分人都知道,普洱茶和绿茶不是一回事,就像知道橙子和桔子不是一回事一样。但是真要遇到“傻傻不分清”先生女士们,有似乎说不清道不明。
普洱生茶与绿茶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理念、工艺的不同,又有着天壤之别,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普洱生茶与绿茶。
按茶类的划分,普洱茶被划做第七大茶类,既不是绿茶也不是黑茶,而普洱茶又按工艺不同分为生茶、熟茶。先从工艺来看。
普洱茶与绿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的初制工艺有鲜叶摊晾——杀青——揉捻——阳光晒干等基本环节,制作完以后的散茶学名: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是普洱茶的原料。
在过去云南俗称的滇青茶、青饼也正是今天的普洱生茶。
绿茶的制作工艺有杀青——揉捻——干燥。绿茶杀青和干燥的方式就不如普洱茶那么唯一了,杀青有分炒青和蒸青,而干燥环节的方式有烘青和晒青。
其中,通过炒青——揉捻——晒青制作而成的“晒青绿茶”,也称滇绿(大部分滇绿也采用烘青)可以说跟普洱生茶的工艺如出一辙,特别近似。
但告诉大家,哪怕跟普洱茶工艺最为近似、选料最为近似的滇绿,它们都还有着不同。更不用说采用蒸青、烘青工艺和选用中小叶种的绿茶了——那根本就不符合普洱茶云南大叶种、炒青、晒青的工艺。
本是同根生,连“晒青”的滇绿都不是普洱茶?
有一种说法是普洱生茶的原料属于“晒青绿茶”,那么普洱生茶属于绿茶。这当然是个谬论。绿茶的理念方向是“保鲜”,最大程度呈现新茶的香、鲜,所以工艺、选材就往这个方向去,选材追求嫩,工艺要高温炒、甚至烘干提香。
特别在杀青这个环节,绿茶需要高温杀青锅温可达240℃左右,散发茶叶水分钝化酶的活性,锁定茶叶新鲜时的物质状态,香气高,滋味鲜爽。但后期无法转化。
而普洱的理念方向是“活”,所以工艺最大程度的呈现它的活性,一般低温杀青,选材以底蕴佳的云南特定区域大叶种,一芽二叶为上。
相对于绿茶,普洱茶的制作需低温杀青,一般不超过180℃,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茶叶自身含有的生物酶被高温凝固钝化,以利于后期的陈化发酵。
因此,关系最为接近的滇绿茶与普洱生茶都因为追求理念不同,在选材、摊晾、杀青等细节上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不可混淆一谈。所以,绿茶和普洱茶就是本身不同的两类茶。
我们认为,普洱生茶的原料属于晒青绿茶的观点是对两种茶类的细节工艺、制作理念认识不到位。这种观点其实源于以前普洱茶概念不突出的时期,由于各地对茶的称谓也模棱两可而导致。
普洱生茶与绿茶的制作工艺概览
品味普洱生茶与绿茶:
1、闻香气、喝茶汤:
茶品制成初期就有明显的不同,绿茶清香但在色泽上似乎更吸引人,普洱生茶条暗香绵、但茶气浓烈,似乎不那么容易“亲近”。
生茶:茶青(墨绿色、花香)茶汤(青草味、苦涩而浓烈)叶底(深绿黄、韧性佳)
绿茶:茶青(鲜绿色、清香)茶汤(清甜味、清爽但单薄)叶底(鲜绿黄、韧性差)
2、陈放时间不同:
经过1-2年陈放,绿茶香气下降,劣势突显,普洱生茶的越陈越香才刚刚“浮出水面”。待到5年以上更长的时间,生茶变成沉香浓郁的魅力,而绿茶已经是“没法饮用”了。
生茶:茶青(红褐色油光、陈香)茶汤(清亮蜜香回甘)叶底(韧性好)
绿茶:茶青(暗褐无光泽、平淡潮闷味)茶汤(浑浊、发霉味)叶底(韧性差)
绿茶理念是“鲜”因此要品鲜,工艺要做到锁鲜提香,选料也要嫩才能体现淡柔感,存放要保鲜。
而普洱理念是“活”和“厚”,要品“层次感”、“底蕴”和“变化”,工艺要保持活性,选料也要带肥硕的大叶种,最大程度呈现其深厚的底蕴。
从理念的不同我们还可延展开来去品味不同的茶叶,当然,茶叶历史数千载,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不可一日道尽,我们先喝茶,再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