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茶必备知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1:57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564
内容摘要: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黄茶、青茶六大茶系 ,其中绿茶不发酵,茶性偏寒,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乌龙茶为半发酵,茶性平和,有铁观音、大红袍;红茶为全发酵,茶性温和,有正山小种;黑茶为后发酵,茶

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黄茶、青茶六大茶系 ,其中绿茶不发酵,茶性偏寒,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乌龙茶为半发酵,茶性平和,有铁观音、大红袍;红茶为全发酵,茶性温和,有正山小种;黑茶为后发酵,茶性温和;黄茶为微发酵,属性寒凉;白茶为轻微发酵,茶性偏凉。

茶必备知识:

1.青茶也叫做乌龙茶。

2.乌龙茶是一个大的茶类,不是某一种茶。

3.大红袍不是红茶是青茶(乌龙茶)

4.铁观音不是绿茶是青茶/乌龙茶(不要以貌取人,人家只是颜色有点翠绿,)

5.安吉白茶不是白茶是绿茶(因为茶鲜叶发白而得名、安吉也是一个地名)

6.黄茶相对产量很少、是稀有的,很多人一辈子都喝不到。

7.黄茶一般很少人喝,味道和绿茶差不多,因为工艺也差不多(多一道闷黄)。

8.君山银针是黄茶,白毫银针是白茶。

9.沩山毛尖是黄茶,信阳毛尖是绿茶。

10.湖北老青茶是黑茶不是青茶。

11.普洱生熟不属于同一茶类,生茶属于绿茶工艺,熟茶暂定于黑茶类。

12.六大茶系外还有一类 再加工茶系(茉莉花茶,白兰花茶,桂花茶…),补充一下再加工茶系,单归一系其实是不严谨的,再加工茶是在基础茶系工艺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比如说比较知名的绿茶里有茉莉龙珠,红茶里也有茉莉红茶,还有桂花乌龙等等。

13.看不起花茶前先要区分开工艺花茶和观赏“花”茶,上好的茉莉花茶需要几个月的复杂工艺才能产出,窨次越高的茉莉更需要天时地利。

14.熟普属于微生物发酵,严格来讲不属于后发酵。

15.只有凤凰单丛这一个叫法 “枞”是错误的称呼,2004年8月专门下文进行规范,采用“丛”字为标准字,而明确以“枞”字为错别字。

16.云南地区曾经试图把生熟普洱拉出来另归一大茶系,因完全不符合现在茶系分类逻辑被拒绝。

17.正山小种是全球红茶的鼻祖,全球!

18.正山小种是因为在武夷山星村桐木关范围内产出的才叫正山,其他的都是外山,统称小种红茶。

19.小种红茶传统是用松针松枝松油烘制,喝到嘴里会有很重的烟熏味,俗称松烟香桂圆汤。九几年的时候才改用无烟制法。

20.金骏眉是05年才被开发出来,开发者是现在骏德茶厂厂长梁骏德。然而开发的时候梁骏德是正山堂的一名制茶师,所以现在百度百科金骏眉里写的只有江元勋带领团队…

21.大红袍根本喝不到,优质的商品大红袍全是拼配茶,而且也有拼配上的优劣,茶基一般是水仙肉桂,好的拼配茶很贵的,很多获奖茶都是拼配的,拼配师的工资最贵的。

22.目前定义为纯种大红袍的品种是奇丹,而真正接近大红袍的品种叫做北斗,史料可查大红袍母本无性扦插。

23.武夷山天心岩摩崖石刻下六株大红袍母树是骗你的上面没有一株是大红袍,两株奇丹两株奇种两株雀舌,其中一株雀舌和一株奇种是后期补种的。其实是天心寺寺僧为了保护真正的大红袍母本而转移游客注意力,然而真正的母本不知道在哪里…

24.拼配茶是从几种茶青开始比例混合再经过同一工序出来的叫拼配茶,所以很考验拼配师的资历。而把制出来的几种茶叶倒一个袋子里晃匀了那叫掺茶。

25.“工夫茶”不是“功夫茶”和“工夫红茶”也不是一回事,工夫茶是神奇的潮汕人民自宋代起对于冲泡茶叶和待客之道一种理解和文化传承。而“功夫茶”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美丽的错误习惯。对于“工夫茶”的误传和深度的误解产生的某种冲泡茶叶的艺术手段,给外行人感觉就是对于桌面上琳琅的茶具一顿小操作就叫功夫茶。演变至今无对无错,外行叫“功夫”传承用“工夫”。而工夫红茶则是指以福建的闽红三大工夫(坦洋、政和、白琳),安徽祁门工夫,云南的滇红工夫等为代表的红茶品种,意为制作精细精制颇费工夫而得名。

26.岩茶是青茶,代表有大红袍、水仙、肉桂、奇丹、白鸡冠、铁罗汉…

27.六安瓜片“六”读 【 lù 】。

28.凤凰单丛,凤凰水仙不是岩茶,属广东乌龙茶。

29.凤凰单丛鸭屎香跟鸭子没关系,和屎也没关系,鸭屎没香味。流传说法是种在叫鸭屎土的黄土壤里老茶农怕被偷从而起名鸭屎香。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必备知识”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304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