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茶叶小白入门第一课:蹭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7:24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762
内容摘要:《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离娄下》)中的主人公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的秘密后痛苦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离娄下》)中的主人公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的秘密后痛苦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孟子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内心极其卑劣下贱,外表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形象。

而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事迹为我们刻画的却是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的励志故事。

同样是蹭,前者蹭饭,后者蹭光,为何一个为人不齿,一个让人称颂?原因在于蹭者的动机、姿态和表现不同,齐人动机卑劣,蹭得猥琐,被发现后令人反感,匡衡动机单纯,蹭得光明正大,故而即使被蹭者知晓,也会同情其遭遇,甚至大度地表示“欢迎来蹭”。

蹭茶也是一样,你要想免费喝到或得到别人的好茶,必须要让主人愉悦,至少不反感吧!那如何做到呢?

我们先来看看蹭茶者的动机。

有许多茶友,自己有茶也有钱,却偏偏喜欢去蹭,为何?有人说是为了寻求小小的刺激。这是一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在作祟。人总会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只有不属于自己的才能有追求,而往往会对已得到的东西忽视。与其说这种蹭茶者的动机是寻求刺激,不如说他们更在意“追求”,更在意蹭茶的过程,蹭到的茶还在其次。

其实,更多的蹭茶者蹭茶的目的在于交流。茶有千万种,你存茶再多也喝不全,爱茶的人通常都期望与人交流:自己没喝过的,到别人那里喝,自己喝过的,去别人那里对比分个高下,交流分享喝茶心得体会。

以这种心态去蹭茶成功率较高,因为其一,主人不过泡壶茶损失不大,一般不会计较,其二主人一般是很乐意与你分享交流喝茶心得体会的,其三,即便最后赠茶与你,也是在谈得投机两厢欢喜的情况下心甘情愿,不会在意你“蹭”的意图。

再学学蹭茶者的策略。蹭茶嘛人人都会,但要蹭得好、蹭得多、蹭得妙,蹭得主人心情愉快,主动赠茶给你还不觉心疼,那就要讲策略了。

第一要看时间。不能在主人忙碌是时候去蹭,“蹭”字是“足”和“曾”组成,即反复来回走动消磨时间,蹭是要磨时间的,主人太忙就顾不上招呼你,也就没有长时间交流的条件了。

第二不能太露骨。不能太早暴露“蹭”的意图,要先做各种铺垫,多找各种话题与主人交流,在多喝多谈中一方面尽量找主人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也对主人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接下来便投其所好让其高兴,并表示你就是来和他交流喝茶心得的,将蹭茶的意图隐藏于无形。

第三是喝茶时的言语。这点最关键,处理不好前面的铺垫将全部作废,蹭茶行动也就前功尽弃。

蹭茶攻略:

首先,不能太直白,说太好太差都不妥,须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太好?焉知主人不是在拿—般的茶来试探你?说太差的话不给主人面子,蹭茶就要有觉悟,你还想不想要茶了?

其次,讲话既含蓄又要有所指,官话、空话、玄话是必要的,但也要时不时来上—句直白。说:“这茶不够细腻,层次感不强,后劲不足……又言茶不耐泡、稍涩”。总之既要高深莫测也要接地气,既不能十全十美的夸,也不能一无是处的贬。

还有,就是要勤问。不管你存有多少茶,不管你如何懂茶,既然作为一个有觉悟的蹭茶者,就应该放下身段,丢开面子,虚心向主人“学习求教”,不管真假,主人一般情况下是很乐意接受这样谦虚好学勤问的好弟子的。因为爱茶懂茶的人有个毛病:有了好茶通常都会期待与他人分享,所谓公诸同好,你夸他茶好,正中下怀,拿出好茶招待是必须的,至于额外赠送,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蹭茶的人最终是要买茶的,没有人一辈子蹭茶。因为你蹭别人的茶,别人也蹭你的茶。既然你都看不上茶庄的茶叶,那么你就应该拿出跟茶庄不一样的茶来让茶庄品尝,也许你可以从东家茶庄搬运茶叶到西家去品尝,同样喝不花钱的茶,蹭茶的同时也是在交流,不亦乐乎。

其实,大多蹭茶者蹭茶不是为了贪小便宜,更不是为图利益。蹭茶者首先要懂茶、要学习、要说话,所以蹭茶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劳动:他们用行动和语言在传播茶的文化,评价茶的流行,推动茶的流通,甚至是在为所蹭的茶做广告。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白蹭。所以,蹭茶者是高尚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叶小白入门第一课:蹭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286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