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中国六大茶类之黄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23:32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550
内容摘要:茶名 黄茶茶类 发酵茶类代表 霍山黄芽 雅安黄茶 远安黄茶分类 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产地 安徽霍山县 湖北远安县 湖南岳阳市特点 黄叶黄汤;芽叶细嫩、新鲜、匀齐、纯净❖名茶简介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

茶名 黄茶

茶类 发酵茶类

代表 霍山黄芽 雅安黄茶 远安黄茶

分类 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产地 安徽霍山县 湖北远安县 湖南岳阳市

特点 黄叶黄汤;芽叶细嫩、新鲜、匀齐、纯净

❖名茶简介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三峡库区蓄水以后,秭归山区常年雾气笼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秭归黄茶,也属于黄小茶。

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

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 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黄茶特征

黄茶为轻微发酵茶,是中国的传统名茶,是中国的六大茶类之一,有很多的功效,但是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却不是特别了解黄茶,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黄茶的特点是什么。

1、形状

成品的黄茶外形比较肥硕挺直。厚重也很匀实,叶片完整整齐,茶芽之间呈现出金黄的发亮的感觉。颜色以黄为主。

2、香气

判断香气是否纯正,它的高低和长短判断优劣。黄茶带熟栗香(黄小茶)或甜兰香(黄芽茶),多带焦豆香(部分黄小茶、黄大茶)。一般黄茶香高浓带火旺香气,部分黄小茶亦带兰花香气。

3、汤色

黄茶颜色要求微黄、黄亮的汤色,黄大茶要求深黄色,冲泡出来的黄茶的汤色主要呈现为嫩黄发亮而有清澈。

4、味道

黄茶泡汤入口醇而无涩;或滋味醇浓,快而甘;或滋味鲜醇、回味长。

5、叶底

叶底黄茶叶底越嫩越好嫩;黄茶叶底要呈黄亮色;叶底要求老嫩一致,色泽匀齐。

❖黄茶分类

黄茶的分类是根据原料的嫩度把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芽茶:芽叶细嫩,白毫尽显,汤色微黄或黄亮,叶底嫩黄匀亮,气味芬芳馥郁,用细嫩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工而成。

黄小茶:芽叶较细嫩,显毫,汤色橙黄透亮,叶底嫩黄,香气浓郁,用细嫩芽叶加工而成。

黄大茶:外形条索粗壮,耐泡,汤色呈现透亮黄色或褐色,叶底嫩黄或黄中显褐色,香高味浓,采用一芽二、三叶或三、四叶加工而成。

黄茶中的名茶主要有以下几种: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海马宫茶、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莫干黄芽、平阳黄汤等。

❖茶叶冲泡

1.清洗并温润茶具

用烧好的热水将茶具清洗一遍,这样不仅能为茶具清洁消毒,而且还能提高茶具的温度,避免泡茶时,茶具吸收热水的热量,影响冲泡茶汤的滋味。

2.投茶

准备3克黄茶茶叶,150克水(推荐茶水比例为1:50,可根据自己口味进行调整)。将茶叶投入茶杯中,先用70摄氏度的热水,把茶叶浸没3秒,然后马上将茶水倒出。这样能洗去茶中的一些杂质,而且不会影响到茶叶的口感。然后再将70摄氏度的热水加入到茶杯至8分满处。

3.出茶

泡一次黄茶,建议第一泡的最佳冲泡时间为30秒,第二泡延伸到60秒,第三泡再延伸至大概2分钟,这么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佳。用玻璃杯或瓷杯,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最佳,可欣赏茶叶似群笋破土,缓缓升降,堆绿叠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

4.品茶

黄茶的茶汤金黄透亮,气味芬芳,入口甘甜而不腻,是日常品茶的一大选择,黄茶一般采摘比较嫩的鲜料制作,因此不要用滚烫开水去泡制,这样会让茶叶透熟,导致黄茶的鲜爽的口感降低。

黄茶在日常生活中鲜少被人提及,几乎是六大茶类中最“隐秘”的茶了,但是实际上黄茶兼具绿茶的鲜美又具有发酵茶类醇厚,是不可多得的品饮好物,感兴趣的茶友可以一试哦。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国六大茶类之黄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286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