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白茶是什么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7:2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758
内容摘要:引言:白茶素有“茶中珍品”之称,那它到底是什么茶?有哪些品种?有何特点与功效呢?下面小昵给大家科普一下。白茶简介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微发酵茶,是一种不经过杀青和揉捻,只经过晒或者文火干燥加工而

引言:白茶素有“茶中珍品”之称,那它到底是什么茶?有哪些品种?有何特点与功效呢?下面小昵给大家科普一下。

白茶简介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微发酵茶,是一种不经过杀青和揉捻,只经过晒或者文火干燥加工而成的茶。因其成品茶多为嫩芽尖,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有外形芽豪完整、汤色黄绿清澈、滋味回甘清爽的品质特点。

白茶品种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分为3个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因外形似尖针、豪白如银雪而得名,素来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称。白毫银针滋味鲜爽、汤色黄绿、香气清新。因在春天采摘大白茶树的肥芽尖制成,产量较少,是白茶中的珍品。

2、白牡丹

白牡丹的绿叶中夹着白豪,形似花朵,冲泡时绿叶托着嫩芽,如牡丹般绽放,故而得此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树种的短小芽叶的一芽二叶制成。其叶态自然,色泽呈暗青苔色,叶背满布白豪,汤色浅黄如琥珀,滋味甘爽鲜醇,是白茶中的上品。

3、贡眉

贡眉是白茶中最高产的一个品种,产量占白茶总量的一半以上。贡眉有时又被称为寿眉,但其实贡眉指的是这个品种中的上品,其质量优于寿眉,一般统称为贡眉。贡眉采摘的是菜茶树种或大白茶树一芽二、三叶制成。优质的贡眉豪心明显,干茶色泽翠绿。冲泡后,其汤色橙黄,滋味醇爽,香气鲜纯。

白茶产地

白毫银针:主要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建阳市、福鼎市、政和县以及松溪县等地,其产茶区温暖多雨,土壤肥沃,培育出来的茶树品质不仅病虫害少,而且内含物质丰富。

白牡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宁德市、福鼎市,其产茶区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常年被云雾缭绕。优越的地理环境,为白牡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贡眉:主要产于福建省的南平市松溪县、建阳市、建瓯市、浦城县等地,产茶区常年气温暖和、雨水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白茶工艺

白茶需要经过采摘、萎凋、烘干、保存工序。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白茶价格

白茶的价格主要受品种、年份等因素影响。如白毫银针,产量少,极为珍贵。贡眉产量较多,相对来说比白毫银针、白牡丹价格低一些,但也要看年份以及其品质优劣。

参考价格:

白茶功效

白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较高,它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有提高免疫力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白茶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白茶能够有效地美白养颜,能养目、减肥、抗辐射、抗衰老、抗氧化、抗过敏、清除自由基。同时白茶还可以瘦身,因为茶叶里的咖啡因和茶碱可以有效减少脂肪的堆积。

总结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微发酵茶,新白茶性寒凉,老白茶性温和,主产于福鼎市。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称,追求养生的你,不妨多喝白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白茶是什么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27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