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细说普洱茶的红印、黄印、绿印、蓝印的含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3 02:28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602
内容摘要:中国茶业公司于1951年9月14日注册「中茶牌」商标,注册商号:8071,同年通知全国直属茶叶公司统一使用。商标设计为”外八中红字,内绿茶字”,坊间称「八中茶」。有着”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之涵义。根据云南中茶

中国茶业公司于1951年9月14日注册「中茶牌」商标,注册商号:8071,同年通知全国直属茶叶公司统一使用。商标设计为”外八中红字,内绿茶字”,坊间称「八中茶」。有着”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之涵义。

根据云南中茶公司的记载,1941-1949年佛海实验茶厂的茶品,大都销往印度、泰国、缅甸等地,部分再转运到香港。这时期的茶品也大都没有包纸,但每饼皆放置八字中茶内飞为记,这一批储存在香港各茶楼的普洱茶品,就是现在台湾地区炙手可热的无纸红印的典藏品。

在此之后,正式将中茶圆饼以全红字体包装,即为红印,绿印(又称为蓝印),黄印,每筒装七饼,每饼皆用纸包装。此为延续至今的印级茶。

红印

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

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

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绝后的。

红印普洱圆茶除了其身世价值外,茶品品质亦属现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其茶具备茶菁肥硕,条索饱满,颜色粟红,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及叶底柔软新鲜等品质。

除此之外,其中茶内正完全埋在茶饼中央,是旧式压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工艺,无不是脐臼圆型饼茶。

茶汤厚酽、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的红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得以在现代普洱茶史上笑傲群雄的依据之一。

黄印

“云南七子饼”,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厂50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

黄印圆茶,由于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而内正标记为绿色“茶”字。

60年代以“黄印圆茶”之拼配工艺,勐海茶厂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

在“七子饼”中,以勐海茶厂生产的“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最具代表性。“红带七子饼”产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蓝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

“红带七子饼”,在港台及南洋的华人世界中,往往被视为“中秋团圆”的象惩,故国家园梦,一饼以系之,茶情、乡情、家园情,普洱茶是寄托。该产品品牌却是无价之宝,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外销出口免检产品。

绿(蓝)印

绿印圆茶系勐海茶厂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红印”的姊妹产品。

勐海绿印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早期绿印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

后期绿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树茶菁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被称之为“绿印尾”,在普洱茶极品中,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紫印

紫印是90年代众多陈年普洱产品中比较有名的一个经典配方,中茶厂经过精心挑选勐海茶区老树茶,茶底是一批熟茶,茶经过精心选料,选青优良,饼形周正,制作严谨。

因是老熟茶,所以松紧适度,条索整状,显毫,汤色粟色明艳,香气醇和口感浓醇厚实,具有回甘之特点,闻其幽幽陈香,饮之纯滑香甜,饮后更是齿頬留有陈香,甜滑之感,实为勐海茶厂90年代最具代表性茶品!

由于印级普洱茶的高品质,可以长期储存、越陈越香及特殊的历史性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高的品饮价值和投资收藏价值。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细说普洱茶的红印、黄印、绿印、蓝印的含义”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266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