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碧螺春的别名是叫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30 14:20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65
内容摘要:碧螺春别名叫吓煞人香,产于苏州太湖洞庭山,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毕露,叶芽幼嫩,茶汤明亮,口感清香浓郁,甚至此茶还有一句有趣的顺口溜,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

碧螺春别名叫吓煞人香,产于苏州太湖洞庭山,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毕露,叶芽幼嫩,茶汤明亮,口感清香浓郁,甚至此茶还有一句有趣的顺口溜,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碧螺春的冲泡:

1、烫杯,

先准备一个玻璃杯,将热水倒进杯中洗涤杯子,这样可以洁净茶杯和温杯的作用。

2、水温,

冲泡时采用山泉水适合,它不会破坏碧螺春的营养成分,泡茶的适合水温是80℃。

3、放茶叶,

茶叶的量可以按照自身需求设定,茶与水的比例是以1:50。

4、浸润,

倒入少量开水在杯子里,水量浸过茶叶就可以,当芽叶吸水后膨胀舒展,就能把可溶物浸出,在这过程中,可以闻到浓郁的清香。

5、冲泡,

把水壶提高,用高冲低斟的方法往茶杯倒入开水让茶叶在杯子里翻腾,这样可以让茶汤更均匀。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碧螺春的别名是叫什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225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