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茶读zhèng shān xiǎo zhǒng chá,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放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
正山小种历史发展
人工小种计有坦洋小种、政和小种、古田小种、东北岭小种建都茗茶等。现人工小种市场已被淘汰,唯正山小种百年不衰。此外,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所称白毫小种、小种,乃是当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红茶的品级花色名称,与闽茶之种红茶乃风马牛不相及。
19世纪70年代运销欧美国各国,年产2.4万担之多。后因战事频仍,产量逐减,至1949年产销几乎绝迹。50年代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今年产2万担左右,正山小种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国内外消费者面前。
正山小种的起源:
1717年,小种一名,见于1717年崇县令陆廷灿的《续茶经》: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
1732年,
崇安县令刘靖在《片刻余闲集》中写有“凡岩茶皆各岩采摘焙制,远近买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购觅,市中无售者。本省郡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屋村各行。”这里指的江西乌,虽集散于星村,亦难说是红茶,更难讲是小种。小种红茶出现的时期,难见史料。自五口通商之后,外商来华抢购茶叶,闽红的坦洋、政和、白琳工夫应运而生,小种红茶亦出现的时期,难见史料。
1751年,
董天工撰的《武夷山志》中亦有小种之名:“茶之产不一,崇建延泉,随地皆有,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次之,采摘烘焙,须得其宜,然后香味两绝,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以上两史料所提及之小种均不是指小种红茶。
五口通商之后,
外商来华抢购茶叶,闽红的坦洋、政和、白琳工夫应运而生,小种红茶亦出现在这个时候。
当地有这样一段故事:清道光未年,因时局动乱不安,有一次一支军队从崇安星村过境,占驻茶厂,进厂的青茶,无法及时烘干,所存青茶因为积压发酵,变成了黑色,并产生了特殊的气味。
厂主心急如焚,赶紧用锅炒和松柴烘干。稍加筛分拣剔,便装箱运往福州,托洋行试销。不料这种特殊香味的小种茶,竟引起外商的兴趣,生意大好,获利不少,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于是外商年年订购,从此小种红茶风靡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