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植物大全 » 草本植物 » 芨芨草 » 正文

芨芨草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利尿,主治尿路感染、尿闭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9-28 23:00  浏览次数:1687
内容摘要:芨芨草(学名:Achnatherum splendens),为高大多年生密丛禾草,茎直立,坚硬。须根粗壮,其上有白色毛状外菌根。为中等品质饲草,终年为各种牲畜所采食。此外,芨芨草在药用功效上也不可忽视,那么芨芨草有些什么

芨芨草(学名:Achnatherum splendens),为高大多年生密丛禾草,茎直立,坚硬。须根粗壮,其上有白色毛状外菌根。为中等品质饲草,终年为各种牲畜所采食。此外,芨芨草在药用功效上也不可忽视,那么芨芨草有些什么功效呢?芨芨草的作用又有哪些呢?亲,您一定也想了解吧。那么我们一起往下阅读吧^_^

芨芨草的功效与作用

芨芨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淡,平。

《内蒙古中草药》:"味甘淡,性平。"

功效主治清热利尿。主治尿路感染;尿闭

1.花:止血。主治尿道炎。芨芨草茎基部50克,水煎服。

2.初生儿小便不利:芨芨花、车前草、小麦穗杆(去麦粒),各5克,水煎服。

3.止血:芨芨花25~50克,水煎服。

①《内蒙古中草药》:"利尿。治尿路感染,尿闭。"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茎:利尿清热。花:止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茎、花25~50克。种子15~25克。

药用部位: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茎、根或种子。

作用选方

①治尿道炎:芨芨草茎基部50克,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②治尿闭:芨芨草子15克,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③治初生儿小便不利:芨芨花、车前草、小麦穗秆(去麦粒)各5克,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④止血:芨芨花25~50克,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芨芨草中药材

芨芨草其他作用

工业价值

芨芨草作为草类造纸原料,具有纸张质量好、成本低、消耗少、污染轻等特点,不仅是优质造纸原料,而且因具有耐干旱、耐盐碱、抗逆性强等特性,充分利用荒漠、盐碱地和弃耕地大面积栽培种植,能增加绿色覆盖率,防止荒漠化,发展农区畜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利用芨芨草作为造纸原料,可以解决原料短缺,减少木浆进口,在造纸行业有良好前景。目前,大面积栽培芨芨草的技术,在国内已达到领先水平。专家们建议进一步完善芨芨草的栽培措施,尽快将此成果在全疆乃至西北地区推广应用。

芨芨草粉

饲用价值

芨芨草为中等品质饲草,终年为各种牲畜所采食,但时间和程度不一。骆驼、牛喜食,其次马、羊。春季、夏初,嫩茎叶为牛、羊喜食,夏季茎叶粗老,骆驼喜食,马次之,牛、羊不食。

霜冻后的茎叶各种家畜均采食,但在生长旺期仍残存着枯枝,故降低可食性,也给机械收获带来困难。因生长高大,为冬、春季牲畜避风卧息的草丛地,当冬季矮草被雪覆盖,家畜缺少可饲牧草的情况下,芨芨草便是主要饲草。因此,牧民习惯以芨芨草多的地方作为冬营地或冬、春营地。

大面积的芨芨草草滩为较好的割草地,割后再生草亦可放牧家畜。开花始期刈割,可作为青贮原料。产草量各地有显著差异,据测定,在腾格里沙漠湖盆低洼地,每公顷产干草975~2025千克,在鄂尔多斯地区,每公顷产干草3000千克左右。就饲用而言,芨芨草质量不高,主要是与它的茎叶粗糙且韧性较大有关,家畜采食困难。

开花以前粗蛋白质和胡萝卜素含量较丰富,拔节至开花以后逐渐降低,而粗纤维含量增加,适口性下降。在拔节期间,芨芨草粗蛋白质的品质较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大约与紫花苜蓿的干草不相上下。因此,芨芨草作为放牧或割草利用时,应在抽穗、开花前期进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芨芨草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利尿,主治尿路感染、尿闭等”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10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