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木业问答 » 正文

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9 14:47  浏览次数:911
内容摘要:近年随着红木原材的一木难求,俗称“巴花”的古夷苏木渐被关注,由于消费者追捧、木材原产地控制出口等全方面因素,导致现在巴花也几乎一木难求,是最具升值潜力的木材之一,深受人们的青睐,是为当下人们打造健康生活的不错选择。 如果说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是红木中的“王者”,那么,巴花就是红木中的“谦谦君子”。在大自然数百年的滋养下,巴花拥有了六大特质,我们称之为巴花的“六美”。01、材质美 如今,市场上不拼板的红木家具少之又少。一是基于木种本身的特性,二是木材比较稀缺,想要找一根大料做成一件独板家具,难度非常大。而

近年随着红木原材的一木难求,俗称“巴花”的古夷苏木渐被关注,由于消费者追捧、木材原产地控制出口等全方面因素,导致现在巴花也几乎一木难求,是最具升值潜力的木材之一,深受人们的青睐,是为当下人们打造健康生活的不错选择。

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如果说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是红木中的“王者”,那么,巴花就是红木中的“谦谦君子”。

在大自然数百年的滋养下,巴花拥有了六大特质,我们称之为巴花的“六美”。

01、材质美

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如今,市场上不拼板的红木家具少之又少。一是基于木种本身的特性,二是木材比较稀缺,想要找一根大料做成一件独板家具,难度非常大。

而巴花要历经成百上千年才能成材,其板材宽且顺直,用巴花做成的家具独板居多,整件家具在颜色、纹理、材性方面一致,有浑然天成的美感,体现“道器一体、文物一体”的宗旨。

02、结构美

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从纹理气孔到物理性能,巴花甚至是优于缅甸花梨的。巴花的气干密度为0.88-1.1g/cm3,湿材甚至有达到1.4g/cm3,高于花梨木类的标准(缅甸花梨木的气干密度为0.80—0.86 g/cm3)。

此外,巴花质量硬、强度高、干缩性好、木性稳定,加上耐腐、抗白蚁、不易开裂翘曲的优质特征,所以家具使用也不会轻易变形。

03、纹路美

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众所周知,当前社会讲求“颜值主义”,说的通俗点就是看脸的社会。在很多人眼中,好不好用再说,好看才是首位。很多人看巴花的时候一眼就被它的超高颜值给俘虏了。

巴花的颜值在众多木头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红、黄两种贵族颜色作为基础在加上绚丽多彩的花纹,闪光纹、水波纹、山峰纹、鬼脸纹、水滴纹……

用巴花做成的家具纹理更是十分漂亮,色彩绚丽多彩,纹理隐现其中,质地温润如玉,油光清晰美丽。

04、造型美

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巴花家具造型往往典雅大方,刀法线条流畅,浑然天成,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格调, 以最纯粹的形式体现中式的本质。

05、文化美

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东方文化之美,是融入到每个人心中的纯粹、自然、极简与中庸之道,也是融入到家具中的设计美学。

巴花家具在不同的空间里,都能营造出独特的气韵。从书房到茶室,从小家到大家,突破传统红木的厚重形象。简约的线条构造,塑造出一种节奏感,让城市的繁华与归隐的闲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

对于热爱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应在生活中呈现最美好的一面。有宁静致远的格局,有清风自来的淡泊,有返璞归真的绝俗,有身心寂静的归宿,风尘俱静、禅味悠长,让你沉浸质朴,至美的家具文化中。

06、尊贵美

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巴花原产自加蓬,其树形巨大,枝干粗壮,寿命长,在非洲的热带雨林里,没有任何一种树木能与其相提并论,因此,巴花在非洲被尊为“树王”。据说,在砍伐巴花树木时,巴花的树脂是红色的,说明巴花原木具有非常高的活性。

可以说,巴花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怎么看也是高大上的存在,所以很受社会精英人士的喜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巴花家具的“六美”,你知道有哪些吗?”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059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