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木业问答 » 正文

看上去相似的红木家具价格差那么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9 12:49  浏览次数:919
内容摘要:看上去非常相似的两件红木家具,价格却相差非常大,有的甚至能够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点在外行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其实样子差不多但是不代表一样,这是由用料所决定的。  两件看上去相似度高达80%的红木家具,为什么价格能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其实,市场上的红木家具品类众多,用料与工艺也各不相同,存在价差很正常。不过,看似相同的两件红木家具价格差异颇大是否正常?价差大的原因又是什么?作为不懂行的消费者来说,哪种性价比**?几千元到十几万  同样一对皇宫椅,用越南黄花梨制成的大概几万元左右,而用海南黄花梨制

  看上去非常相似的两件红木家具,价格却相差非常大,有的甚至能够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点在外行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其实样子差不多但是不代表一样,这是由用料所决定的。

  两件看上去相似度高达80%的红木家具,为什么价格能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其实,市场上的红木家具品类众多,用料与工艺也各不相同,存在价差很正常。不过,看似相同的两件红木家具价格差异颇大是否正常?价差大的原因又是什么?作为不懂行的消费者来说,哪种性价比**?

几千元到十几万

  同样一对皇宫椅,用越南黄花梨制成的大概几万元左右,而用海南黄花梨制成的则要50万元以上;同样一把圈椅,用缅甸花梨制成的也比用非洲花梨制成的贵4至5倍。由于所属树种相同,外形差异又较小,因此,许多“孪生”红木家具价差在十几倍左右。实际上,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就算是一把造型和工艺看上去“差不多”的圈椅,只要原材料不同,售价就可能相差十几倍,这是红木家具有趣之处,也是选购时的为难之处。居然之家红木大会堂专家团表示,购买红木家具是门学问,并非简单地选造型、看样子就能下单的,若想买对买好,要根据个人购买目的及能承受的价位,有准备地选购,否则复杂的材料名称、出处以及较高的价格差都会让你一头雾水。

看上去相似的红木家具价格差那么大?

工艺与神韵优劣

  部分专家还认为,除原材料外,红木家具工艺、神韵及造型的优劣,同样可使其价格相差2倍左右。所谓工艺是指家具的结构与制作细致程度,神韵是指家具棱角流畅和规律程度,造型则是指家具比例的匀称度。其实,与板式家具的流水线式生产不同,红木家具的结构制作、花纹雕刻及边角处理多为人工作业,因此,即使同一厂家的同一款产品,也可能出现多个不同的版本。如果是形、神、艺兼备的上品价格就定得高,如果由于制作疏忽导致家具花纹或边角处出现瑕疵,定价只会高出成本价一点。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这种小瑕疵是不易被发现的,所以,这也是“看上去相似”的红木家具出现价差的另一原因。

原材料比例多寡

  全红木家具”比“部分红木家具”贵1.5倍左右是正常的。对“孪生”红木家具而言,用材比例的不同,也将直接影响售价,但这点往往由于“无法用肉眼和经验辨别”而被消费者忽略。居然之家红木大会堂专家团提示消费者,2012年8月1日出台的国家级强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10-2011)中规定,商家必须明示每件红木家具的用材名称以及该用材的比例。因此,消费者购买时应让商家在合同中标明是“全红木家具”,还是“部分红木家具”,并提供相应的材料检测报告。其实,“全红木”和“部分红木”是两种原材料存在比例的标准,全红木家具指产品所有木制品部分,除镜子、托板和衬条外,都必须采用红木心材制作;部分红木家具则指产品外表目视部位必须使用红木心材制作,内部和隐藏部位可使用不超过1/10的边材(与心材属同类树种,但位于心材与树皮之间质量略低的木材)。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看上去相似的红木家具价格差那么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2858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