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养花知识 » 花与健康 » 正文

哪些花有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55  浏览次数:1132
内容摘要:夹竹桃、一品红、水仙、马蹄莲、虞美人、五色梅、洋金花、夜来香、郁金香、石蒜、杜鹃花、紫荆花、南天竹、含羞草、花叶万年青、紫藤、百合花、仙人掌类植物、松柏、兰花、洋绣球花等。
哪些花有毒

夹竹桃

花卉

每年春、夏、秋三季开花,是一种既能观赏、治病,但又能让人中毒的花。它的茎、叶乃至花朵都有毒,其气味如闻得过久,会使人昏昏欲睡,智力下降。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如误食会中毒。

一品红

花卉

全株有毒,特别是茎叶里的白色汁液会刺激皮肤红肿,引起过敏反应,如误食茎、叶,有中毒死亡的危险。

水仙

花卉

家庭栽种一般没问题,但不要弄破它的鳞茎,因为它里面含有拉丁可毒素,误食可引起呕吐、肠炎;叶和花的汁液可使皮肤红肿,特别当心不要把这种汁液弄到眼睛里去。

虞美人

花卉

全株有毒,内含有毒生物碱,尤其果实毒性最大,如果误食则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马蹄莲

花卉

花有毒,内含大量草酸钙结晶和生物碱等,误食会引起昏迷等中毒症状。

五色梅

花卉

花、叶均有毒,误食后会引起腹泻、发烧等症状。

洋金花

花卉

又名颠茄花,在江南农村常见,小孩误食会中毒。

夜来香

花卉

在夜间停止光合作用后会排出大量废气,这种废气闻起来很香,但对人体健康不利。如果长期把它放在室内,会引起头昏、咳嗽,甚至气喘、失眠。因此,白天把夜来香放在室内,傍晚就应搬到室外。

郁金香

花卉

花中含有毒碱,人和动物在这种花丛中呆上2小时-3小时,就会头昏脑胀,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还会使毛发脱落,家中不宜栽种。

石蒜

花卉

内含石蒜生物碱,全株有毒,如果误食引起呕吐、腹泻,严重者还会发生语言障碍、口鼻出血。

杜鹃花

花卉

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会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人中毒后会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重者会引起休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紫荆花

花卉

它所散发出来的花粉人接触过久,会诱发哮喘症或使咳嗽症状加重。

南天竹

花卉

亭亭玉立,却全株有毒,主要含天竹碱、天竹苷等,误食后,容易引起全身抽搐、痉挛、昏迷等中毒症状。

含羞草

花卉

内含含羞草碱。这种毒素,接触过多,会引起眉毛稀疏、头发变黄甚至脱落。因此不要用手指过多拨弄它。

花叶万年青

花卉

花叶内含有草酸和天门冬素,误食后会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胃肠中痛,严重者伤害声带,使人变哑。

紫藤

花卉

其种子和茎、皮均有毒,种子内含金雀花碱,误食后会引起呕吐、腹泻,严重者还会发生口鼻出血、手脚发冷,甚至休克死亡。

百合花

花卉

它所散发的香味如闻之过久,会使人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

仙人掌类植物

花卉

刺内含有毒汁,人体被刺后会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性症状,导致全身难受,心神不定。

松柏

花卉

此类花木所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对人体的肠胃有刺激作用,如闻之过久,不仅影响人的食欲,而且会使孕妇感到心烦意乱,恶心欲吐,头晕目眩。

兰花

花卉

它所散发出来的香气如闻之过久,会令人过度兴奋而导致失眠。

洋绣球花

花卉

它所散发出来的微粒,如果与人接触,会使有些人皮肤发生瘙痒症。

小编建议

铁海棠、凤仙花鸢尾、高山积雪(银边翠)、红背桂花、洒金榕、火殃簕和麒麟冠等美丽的花卉和观赏植物。这些植物的促癌作用,在鼻咽癌及食道癌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有些植物花香过于浓烈,如夜来香、五色梅之类,长时间处在这种气味的包围中,令人难以忍受;就是对于水仙和玫瑰之类的著名香花,也是初觉芳香可人,时间一长,特别是睡眠时,呼吸这些气息,就会令人难以忍受了……

还有些植物如一品红、罂粟、夹竹桃和状元红等,会散发出有毒气息,经常接触对人体更为不利。即使是一些对人有治病作用的花卉植物,和健康人朝夕相处,密切接触,也不利健康。

万年青,植物学家测定,它含有一些有毒的酶(俗称哑棒酶)。它的茎叶汁液触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若婴孩误咬一口,会因强烈刺激口腔粘膜而引起咽喉水肿,甚至使声带麻痹失音,因此民间称万年青为“哑棒”,并有“花好看,毒难捱”的口头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哪些花有毒”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2362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