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养花知识 » 养花技巧 » 正文

扔掉的蝴蝶兰剪一刀,花朵咕噜咕噜冒,邻居争着抢着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19:36  浏览次数:381
内容摘要:春节的时候,许多朋友会买一株蝴蝶兰回家,喜庆又好看。春节过后,花谢了,样子也不漂亮了,许多朋友选择扔掉。但是,花谢后的蝴蝶兰经细心养护还是可以再次开花的。今天,花花教大家如何养护好蝴蝶兰。
扔掉的蝴蝶兰剪一刀,花朵咕噜咕噜冒,邻居争着抢着要!

花谢后剪花剑促开花

蝴蝶兰花谢后,如果想继续开花,有两种选择:一、当年二次开花;二、第二年再次开花。两种选择对应不同修剪方法哦~

蝴蝶兰

1、当年二次开花

找一把剪刀,先用酒精擦拭一下,将花剑基部保留4个节点,以上部分全部剪掉,放在有阳光的温暖的地方继续养。

这样修剪的蝴蝶兰会在2-3个月后再次开花,但是需要注意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

2、第二年再次开花

将蝴蝶兰的将花剑从底部全部剪掉,适当补充一点磷酸二氢钾。

这样修剪之后的蝴蝶兰进入修养阶段,悉心养护等待第二年绽放更多花朵。

剪后养护

花谢后,剪花剑是最重要的一步,但不是到此为止了。想要蝴蝶兰长得更好,还需要以下几步。

蝴蝶兰

1、株体脱盆

将株体轻轻从花盆中脱出,把根系上的泥土去掉,不要伤及其幼嫩的肉质根。

2、修剪根部、黄叶

把老根、烂根以及黄叶剪去。

3、消毒晾晒

用双氧水或者多菌灵溶液,浸泡半个小时,放于通风处稍微晾干。

4、苔藓包裹根部上盆

用浸泡透的新苔藓将根部包起来上盆即可,注意应使根系均匀分开,不能几条根挤靠在一起。

蝴蝶兰日常养护

修剪好了花谢后的蝴蝶兰,接下来就要好好进行日常养护了,这样才能确保蝴蝶兰再次开花。

蝴蝶兰

1、浇水

蝴蝶兰什么时候浇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依据盆土的干湿情况,可采用牙签法进行判断。

将牙签入土中,十分钟后拔出。如果牙签只是有一点湿,就需要浇水。如果过湿,则不需要。

2、施肥

在长苗期以均衡肥(氮磷钾等元素均衡搭配)为主,催花时候主要高磷肥,如磷酸二氢钾(催花时候光照要适当增加),花苞接近花生仁大小后停止施肥。

水苔种植的可以两次水一次肥,树皮种植的一次水一次肥,偶尔1-2个月使用一次高磷肥。

3、光照

蝴蝶兰喜散光,忌阳光直射。冬天可阳光直射,加重花色。

4、经常通风

蝴蝶兰喜温暖的环境,但忌闷养,一年四季要保持通风良好,可放于窗边。

常见病症

没有养蝴蝶兰经验的花友,一看到蝴蝶兰茎叶腐烂,半死不活的样子就想扔掉,简直是太可惜了!花花教你如何解决蝴蝶兰常见病症。

蝴蝶兰

1、茎腐

茎部上有黑斑,并慢慢腐蚀整个茎部。主要是水过多,盆内不透气,水份散发不出去等闷坏了茎部。

处理方法:重新换盆,修剪烂根并消毒根部,挖掉黑斑。涂上酒精或碘酒在伤口,伤口愈合后重新上盆,没愈合之前干养每天给兰株多喷水。

2、黄叶

蝴蝶兰新梢顶部萎缩,嫩叶淡黄,老叶也渐暗黄。原因是积水久湿导致土壤缺少氧气,部分根须腐烂。

处理方法:应该控制浇水并停止施肥,按实际水苔干湿程度浇水。可放于通风处加快盆土水分蒸发。

3、烂根

浇水不当等导致盆土积水或者盆土本身通透性较差,都会引起蝴蝶兰烂根。

处理方法:

(1)剪掉腐烂部分

将株体脱盆,用净水将根部冲洗干净,剪掉烂根,尽量保留完好部分。

(2)消毒处理

将剪口和残留的根用高锰酸钾2‰溶液泡10分钟,晾干,再用草木灰把剪口涂抹好。

(3)重新上盆

重新上盆时,将根茎部按实,浇透水,放于遮阴处,罩上薄膜,保持20℃左右,大约20天就能长出新根。

修剪后的蝴蝶兰照样可以开的很漂亮

重要的是还节省了再次买花的钱!

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

分享给朋友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扔掉的蝴蝶兰剪一刀,花朵咕噜咕噜冒,邻居争着抢着要!”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1536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